第334章半阙拓本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获五岁的宋恭帝和谢太后、全太后、众官僚和太学生。

其二是十一子张弘正,俘获南宋丞相文天祥于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

呵呵,今天来说,算是赫赫有名的带路党家族。

抛却民族恩怨不谈,张柔家中巨富,喜好藏书,推崇佛教,为当时临济宗的“沙门护法”。

“海云印简”更有名。

俗姓宋,法名印简,号海云,金朝晋省岚谷宁远人,佛教僧侣,为临济宗传人,曾任金朝冀北镇州临济寺、大都庆寿寺住持。

曾晋见窝阔台,蒙哥汗封其领天下宗教事,忽必烈汗则尊他为国师。

呃,京都白塔寺,传说,就供奉着海云禅师的金粉肉身(死后尸身不坏,塑上金粉)。

无论是大化居士还是海云禅师,都是临济宗的门面。

李承从这两枚钤印,倒是能推测出一点东西。

当时元朝尊崇藏传佛教,草堂寺正处于蒙藏交接位置,想来受到的压力巨大,他们“投靠”或者说“联盟”临济宗以自保,将这幅草堂寺秘宝,送给对方,也未可知。

通过拓本和跋文上的签押和印章显示,这幅珍品,曾经在草堂寺流传五百年,一直到元朝,它才被临济宗得到。

这中间发生什么?不知道!

永瑆又是从那家寺庙中得到这件至宝?他为何秘而不宣?

李承的目光落在最后的题记上,快速浏览起来,希望能找到答案。

《诒晋斋主人遥拜率更先生记》,一共有三折,大约六百字左右,主要内容就讲述拓本的由来。

此法帖为何不见经传,也未曾被永瑆录入各种贴籍的原因,算是查明。

此拓本的上一任收藏者,为天理教林清!

天理教是干啥的?

天理教又称荣华会、白阳教,是清初创立的白莲教支派之一。

嘉庆十三年,林清出任掌教后,将其改称天理教,并于嘉庆十八年1813举行了以攻占紫禁城为主要目的的反清起义。

林清此人为京师大兴宋家庄人,喜好习武,有义气(莫要全信度娘,都是清廷一面之词,可以结合东瀛人的《天理录》一起看),幼年加入白莲教支派八卦教,因此,深受白莲教教义影响。

白莲教是民间佛教的一种变种,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

嘉庆十八年,林清发起抢占紫禁城的起义,一度冲进皇宫,皇次子绵宁(后来的道光帝)及成亲王永瑆派火器营、健锐营参与宫内“剿匪”。

永瑆更是与吏部尚书英和,负责前往大兴擒拿“匪首”林清。

这本《化度寺碑》,就是在林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