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艾肯家族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里欧重开艾斯肯纳齐古董店,并在六十年代于伦敦开始艾斯肯纳齐古董店办事处,交给堂弟埃科萨和侄子朱塞佩打理。

此后,伦敦艾斯肯纳齐店铺的销量越来越好,最终超越米兰总部,埃科萨和维多里欧相继去世,朱塞佩全面接手古董店。

相比父亲和伯父,朱塞佩更是东方艺术品经营方面的奇才,目光精准。

六七十年,东瀛经济活跃,他主要经营东瀛版画(和绘),接纳一大批收藏家与富翁,从八十年代开始,东南港台华人华裔逐渐富有,他又开始转向经营中国文物,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崛起,他的顾客对象又有所调整,与国内一帮收藏家关系莫逆。

李承和朋济明简单介绍几句,都已经让他咋舌不已,继而皱起眉头,“阿承,今晚的小拍,怕是竞争激烈。”

点点头,虽然还还不知道都有些什么拍品,但有黄学仁和丹尼尔两位重量级古董经销商参加,竞争一定不会平和。

果栏街,堪称奥门民俗风情一条街,典型的市民小巷。

街两边的小店铺,新婚用品、草药、玉石、雀鸟、传统家俱、庙宇模型、玉石饰物、灯髓、祭品神用品、木箱以及搪瓷水盆,种类极其繁杂,应有尽有。

耳边不仅有店铺大喇叭中的流行歌曲声,尖利的吵架声,声嘶力竭的叫卖声,还有有孩子哭声和大人的喝骂声。根本就没有香江摩罗街和荷里活道那种雅静氛围。

很难想象,这里,会是奥门最大的古董交易地。

安达维在这一带人缘应该不错,他走在前面,不停地和路过的行人点头招呼,时不时还停下来聊上一两句,就如普通的邻里大哥,根本就不像奥门地下黑市大佬。

果栏街58号,一栋六层老楼,都是安达维的产业,全部租赁出去,只留下原本地下车库,改成古董店自己经营。地下一层的入口,就在一堆小杂货铺的中间。

一块“梳打埠怀旧店”匾额挂在入口处,匾额下面已经站着十来个人,聚在一起抽烟。

其中有两人李承认识,永芳斋的翟建明和福成行的黄家瑞,俩人都是摩罗街古董行店东,看来都是来参加黑市小拍的。

安达维快走两步,举手和这些人招呼。

大家都是圈内人,朋济明、李承、翟建明和黄家瑞,都认识,相互之间点点。

让李承没想到的是,翟建明竟然也认识丹尼尔艾斯肯纳齐和黄学仁,看其神色,双方应该打过交道。

这场合,大家都很有眼力劲,没有深谈——对组织者安达维不尊重。

黄学仁在这个圈子中挺受欢迎,和他聊天的那位,一口闽南腔调,应该是湾湾人。

“寒舍总经理王定乾。”朋济明在李承耳边悄悄说了声。

这位啊,李承朝朋济明笑笑,对他挤挤眼——寒舍是台岛老牌古董店铺,最早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