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手,最终又撕下一张标单,重新填写一组数字,九万八!这价格,已经接近宋版书籍的市场单价。
促使他这么做的原因是“资源”——金代善本量少,可以囤货。
至于赚钱,需要等上三年五年。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它确确实实是金代善本。
可如果它是元代古籍呢?
呵呵,王定乾跳坑尚不自知。
接近截标,场面再度热闹,李承眉头再度皱起来。
黄家瑞加入投标灯光冻的队伍,李承倒不是很担心,在他印象中,这家伙水平“很次”。让他纠结的是黄学仁,他向咸丰青花芭蕉壶春瓶的投标箱中塞进一张标单。
这家伙,绝对算得上今晚来宾中的“大头”。
自己给大运琢器投的四万八千港纸,不保险!
对这件咸丰官窑器,李承还是很看好的。他再度撕下一张标单,快速填好一组数字,在截标之前,将其塞入投标箱。
标落的同时,安瑟拿着话筒喊到,“截标时间到!请工作人员封标箱!”
标箱一封,李承立即变得平静,摸摸额头,竟然有汗珠沁出!
自己已经尽力,结果如何,看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