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朋济明带着那幅吴门唐申的画作,来到饶家别墅。李承正跟在老爷子身边,比划着学太极剑呢。
老爷子练习的是陈式太极剑,全套共六十三式,一整套下来,轻灵柔和,绵绵不断,重意不重力,说不出的潇洒。
可李承呢?朋济明忍禁不住,扭过头嗤嗤笑得肩膀乱抖。不仅他在笑,二楼饶棼夫妇还有几个孩子,也趴在栏杆上笑个不停。
没办法,谁让李承握着剑像只大马猴,姿势别提有多别扭,动作断断续续,一看就知道是初学,而且是自我临摹。
老爷子并没有停下来指导的意思,依旧按照自己的程式练习一遍,李承只能跟在老爷子身边,时不时停下来,学习他的动作。
学习太极剑,算是李承的突发奇想吧。
自从上次遭遇大货车后,他已经很少出门晨练,要么在家坐俯卧撑,要么就在万惠小区内跑跑。今天早晨来老师家,见老师的太极剑行云流水般,他不知不觉的将自己代入——如果自己能在艾尔玛湖庄园,来这么一手,是不是足以让老巴顿他们傻眼?让泰勒崇拜?
所以,才有这么一出。
当然,李承其实还想着逗老爷子开心。
十分钟后,老爷子一趟太极剑下来,微微出汗。李承立即递过去毛巾,顺手接过老爷子手中的长剑,纳入花梨木剑鞘。
等他忙活完,老爷子已经气息均匀,“你是真想学?”
其实在香江,太极剑健身并不流行,中国北方的老头子老太太练习更多些。
老爷子因为在北方待过很长一段时间,与当时在京城教学的陈发科(陈氏太极第十四代传人)相识,得他传授的这一门健体太极剑。
老爷子还真的坚持下来,这些年身体一直不错(并最终活过百岁),也不知是不是与这路太极剑有关系。
不管怎么说,这应该是一套好东西。听老师发问,李承不假思索的点头。
“那好,从明天开始,每天提前半小时来家中,我教你。对了,今天抽空买一柄……”老爷子笑着将毛巾搭在李承肩膀上,打量一下他的臂展和身高后点点头,“买一柄八十五公分、重量不要超过八百克的立脊剑。”
对这位小弟子,他越看越满意,至于家中的那几位……哎,还是不提了。
“选剑有什么标准么?老师。”李承挠挠头问道。对这方面,他一窍不通。
“喏,你看看。”
老爷子探手将自己的长剑从剑鞘中取出来,用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并在一起,托在剑身距护手一寸处的位置,长八十厘米的剑身完全平衡。
“第一点就是重心平稳。”
“第二点么,就是韧性与强度,你可以这么测试。”老爷子又将剑尖朝下,插地二寸,骤然松手,这柄长剑依然直立没有丝毫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