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轩款鼻烟壶,疑点不多,焦点集中在“古月轩”款珐琅彩瓷上。
珐琅彩是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珐琅技法,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也常简称为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到雍正时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
珐琅彩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
古月轩珐琅彩瓷,堪称乾隆朝珐琅彩瓷的精品之作,可是,偏偏有许多大家认为,古月轩珐琅彩瓷,皆系后仿……
如陈浏《陶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余戟门《增补古今瓷器流源考》、杨啸谷《古月轩瓷考》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凡是在珐琅彩瓷器上落款“古月轩”三字者,都是后世的仿品”,并且认定,只有“古月轩”款识的鼻烟壶之类的玻璃制品才是真品。
这一点,在后世引起极大争议!
譬如,鉴定大家、宗师级藏家赵汝珍,在其专著《古玩指南》一书中就明确反对,“古月轩”之款珐琅彩瓷,在乾隆时就已经出现,不可能是后人仿制。
此后,台岛“故宫”出版的《故宫内务府人物谱》一书所述内容,“古月轩”三字其实是当时雍正、乾隆二朝的内务府主事海望的得意之作。
这算是权威之说,让江湖物议稍作平息,但从未终结。
所以,李承也就没有就“古月轩”款,给对方做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