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完璧归赵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你要有心理准备,可以提前筹款。”

这话顿时浇灭赵帆的热情,“你估计……大概要多少?”

李承手掌一翻,比划了个六的手势。

赵帆嘴一咧,六百万!自然不是六百万日元,也不是港元,那是美金!

还真是一笔巨款呐!头疼!

瞅着他的表情,李承笑笑劝慰道,“不急!慢慢来,我估摸着可能要道明年下半年。你有一年的时间筹款。”

李承为何确信明年下半年会有机会?

没人比他更清楚,亚洲金融风暴,将东瀛的经济彻底砸瘫——九十年代初的东瀛经济崩溃,只能说将他们一条腿打折,亚洲金融风暴则是将彻底东瀛四肢全部打断——东京房价跌到八十年代至高点的百分之十,二十年后也没缓过来。

千石唯司,以贸易起家,那时候肯定缺资本,自己抄底正合适。

听说还要一年时间,赵帆松了口气。

“阿承,明天有打算去天光墟转转么?”谈完正事,赵帆提议道。

天光墟?怎么把这给忘了?还真是不错的提议!

李承立即点头,“去!赵兄你去么?”

天光墟,其实就是羊城“鬼市”。粤语中,“天光”即是“天亮”的意思,天光墟即指晚上开档,天亮就结束的集市。

九十年代羊城天光墟市,一共有三处,最出名的是文昌路墟市。

这里最为兴盛的时候,则是在清末民初时期。主要是出售一些旧家具、旧器皿等较为廉价的二手货,以及一些古董和字画等等。

其次是长命西路一带的墟市(此墟市两千年后转入海珠桥),售卖的东西很杂,电子手表、咸鱼干、服装鞋帽、当然,也有各色小商品、钟表、玉器,甚至原石,以及各色二手货,、赝品古董之类的。

第三处墟市位于光塔路“天光墟”。

因为这一带曾经遍布纸厂,所以这里卖的多是旧书,各种古籍、老报纸、老奖状等等,质量较高,所以价格也随之有所提升。

三处墟市,虽然都是什么都卖,可如果仔细辨别,还是有区别的,如同京城的潘家园、琉璃厂、报国寺,各有定位,需用心体会。

每到凌晨三点左右,摊主们就会拖着大大的袋子来到这里,一般都是将货物简单地铺在地上,且价格也都是非常便宜的。

记忆中,贾郑亭可没少逛羊城天光墟。

因为从事这行当,且越干越有滋味,赵帆现在也对古董文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是,天资不足,年龄偏大,想要有成就,难了。

不过,有李承这位大家随行,他还是很积极的拉着他一道走一趟,指不定就能淘到好东西呢?反正有李承在旁边,他不会看着自己买赝品而不问的。

两人随即约好,明天凌晨三点,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