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面背部,造成纹线。
如此三番,又拿着手电仔细照着看了一遍,李承最终确定,这面鼓带有铭文!
铭文在青铜鼓的内部,有些类似于大篆的“栎”字!
鉴定到此,李承终于能起身,揉揉腰。
“老板,请个价!”这次,他的说话对象,是那位坐在木箱上的摊主——其他三人都以此人为首。这件秦国青铜鼓,非常珍贵,李承自然要找正主谈。
那人扭头望望李承,还有他手中的那件青铜鼓,起身,示意那年轻人看摊。
他招招手,让李承往摊子里面走两步,清静些。
“看懂了?真想买?”这声音有种金属般的嘶哑,相当具有辨识度,应该在四十来岁,可惜对方带着草帽,看不清面容。
李承点点头,“老板,给个价。”
“既然看懂了……你带那么多现金了么?”对方一句话,直接把李承问哑巴了。
晕!还真是!
对方既然这么说,想必也很清楚来历,战国早期秦国青铜鼓,国家一级文物,即便是黑市价,那也要十万朝上。
谁逛个鬼市带几十万现金出来?那不疯了不是?凌晨出门时带了三万块现金,已经花掉一万多……尴尬了!
挠挠头,李承讪讪地笑道,“不收支票?”
“对不起,支票不收。”那人直接摇头。
“那你先报个价,我看合适不?如果合适,我付点定金,再回去取一趟。”李承旋即问道。
那人抬头看了眼李承。此时已经凌晨四点半,天光已亮,能看清楚大概模样,对方应该是个富家子弟,便开口道,“二十万,rmb,不二价。”
这价格,放在欧美,绝对“白菜价”,放在香江,价格也不算离谱,但在国内,他的价格报得有点“虚”——国内青铜器的价格从未上去过。
“十万!”什么不二价,李承才不理会这一套,竖起一根手指晃晃。
“你也是懂行的,这东西就值这个价!你不买,不勉强。”那人的语气似乎很强硬。
李承却很清楚,这是自己自找的,刚才就不应该说“付定金,回去取”——这是多明显的志在必得呀,给对方太好的要价条件。
可是,那可是“秦献公迁都栎阳鼓”啊!刚才心情激动,没能抑制住。
没错,那件青铜鼓,在历史上很有名。
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王朝,他们能成功,与其坚毅不拔的意志有直接关系——试问,有哪个国家首脑为了更接近文化中心、权力中心,发动国民,九次迁都?
九次迁移,定都九地,唯有秦国。
前六此迁都,为早期的战略性东迁,由最初的西戎荒蛮之地,到达了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西周都城腹地,为其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