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伟也吓得连忙站起身,将李承遮掩起来。
“靓仔,大家都喜欢听你讲古,讲得真不错。”前面一位六七十岁的老者,白须白发的,回头对李承笑笑,“我在南丫长大,只听说过刘香,还真没听人这么详细的说过他的故事。”
“是啊,你讲呗,这给你。”那突兀的递可乐哥们,同样笑着夸奖道,“真的挺好听的,讲吧。”
“是啊,讲吧!”从众者多,目光殷切。
晕!自己是不是可以开讲堂收费?
好吧,继续讲,反正还得有十几分钟抵达榕树湾码头。
李承喝了两口可乐之后,继续刘香的故事。
话说开台王颜思齐,此人文治武功都还不错。登台后,聚伐木辟土,构筑寮寨,又安抚当地土番,商定疆界,互不侵扰。他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从漳州、泉州一带移民填台,展开弯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大规模垦殖活动。
可惜的是,此人很短命。
一年后,他病逝弯弯,时年三十七岁。
他遗留下庞大的遗产,被郑芝龙看上,郑芝龙为了收拢颜思齐的势力,娶了颜思齐的女儿,又以祈天的形式,作假(等同于天降吉兆)拿到颜思齐的“盟主”位置。
但是,郑芝龙是“泉州帮势力”,他担心“漳州帮”在颜思齐死后不服管,于1625年在弯弯北溪的位置,重新结拜兄弟,一共有十八人,后史称“十八芝”。
十八芝中,刘香行三。
十八芝结拜,在随后两年发动三次战役,先后消灭明朝水师提督俞咨皐统领之福建、浙江水师,及南海另一股大海盗许心素的武装,从而成为横跨东海、南海的最大武装力量。
十八芝结拜,以及随后的辉煌,并不能掩盖他们的内部矛盾。
一共分为四派,彼此内斗。
郑芝龙、郑芝虎、郑芝豹等郑家五兄妹所在的泉州帮势力最大,李魁奇、李国助(当时常驻长崎的华侨达人李旦之子)所在的东海派其次;陈衷纪、杨天生所在的漳州帮第三。
刘香独领一拨零散船只,并吸纳南海的一帮人,形成南海帮,势力最弱。
虽然势力最弱,但刘香最凶。
从1626年起,他对长乐、铜山、古雷、游澳、会丰,甚至江浙一带的沿海城市,都攻打、劫掠过。连刚继位的崇祯皇帝(1628年)都对他颇为忌惮,多次下诏,责令剿灭。
郑芝龙此人反复无常,刘香早已经告诫漳州帮陈衷纪,可惜陈衷纪没能听进去,被郑芝龙联合李魁奇,于1628年绞杀,作为降明的“献供”。
听闻消息后,刘香带队伍远遁南海,他很清楚郑芝龙会是他一生之劲敌,他现在的力量根本抗衡不了明朝水师与郑芝龙的联手,于是联合当时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对抗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