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并没有人考证过这个人物,如果自己这篇文章考证完备,还是很有影响力的——香江历史人物太匮乏(近现代不算),能拿出来说的,其实并不多。
他想好好的整一整。
接下来的几天,李承忙碌于香江博物馆、港中大博物馆,还有港大博物馆,焦头烂额。
不好整!
正因为刘香是个小人物,所以有关他的很多事情,都是“传说”,口口相传的东西,根本没有实物证据,而史册和地方志上有关刘香的记录,也只有寥寥几笔,根本无法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更勿论行为性格考证。
这其中,刘香前往东瀛大阪的那几年,更是空白——即便去东瀛考证估计也没用。
李承只能大量翻阅譬如郑芝龙、郑成功、颜思齐、李旦、李魁奇、陈衷纪、郑芝虎、施大瑄及施琅父子等人的事迹史料,希望从中拼凑出完整的“刘香”。
九月中旬第一天,马崇峰老爷子带着清洗干净的缂丝,拜访饶老爷子,李承陪坐。
全过程,都是饶老和马老在叙旧,或赞赏几句缂丝工艺的巧夺天工,李承始终在旁边烹茶斟水,态度恭谨,几无发话。
末了,饶老代弟子向马老提出正式邀请,邀请他为三人组艺术公司的掌眼师傅。
这一次,马崇峰非常爽快的答应下来,并主动讲述当年墨韵坊“坑主”事件。
尽管马崇峰说的很隐晦,李承还是能大致勾勒出当时原委。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肖万昌的两儿一女继承墨韵坊,一人担纲一年墨韵坊店东,三人都有从这家古董店抽血的心思。
刚开始的一轮三年,三人还好点,充其量做点假账或者虚报进出账目以肥私,马崇峰睁一眼闭一眼,权当没发现,反正这钱也是流入到肖家自己人兜中。
到第二轮轮替时,肖家长子肖桂河不满足小打小闹,自诩行内人,开始设局坑客户钱,马崇峰劝过几次,导致肖桂河嫉恨,准备将“老迈体弱”的马崇峰踢出去。
肖桂河虽浑,可他也清楚,马崇峰为肖家服务超过四十年,要直接赶走这人,只怕荷里活道都会震动,以后墨韵坊也别想在这一带混了。
1994年5月,肖桂河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一件高仿赝品郎世宁的“臣字款”《火鸡图》,趁着马崇峰休息的机会,上账入库成功,并以真品价格套走二十四万港纸的进货款。
最为关键的是,他不知什么时候套刻了马崇峰的私章,盖在入库单上。
事发之后,马崇峰成为名副其实的背锅侠,还没法解释。
看在去世的老东主肖万昌的份上,马崇峰忍了,直接从墨韵坊辞职,没有对外宣扬这件事。可是,马崇峰辞职,肖桂河那边压力不小啊,他的二弟和妹子都在逼问。
这家伙够狠,直接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