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阿奎老板呢?”
“早些天回村进货,还没回来。李老板去后面坐会喝杯茶?我这就去喊大老板?”这位小伙计挺机灵的,知道自家两位老板与这位港岛老板关系甚好,拟出门跑一趟。
“算了,把摊位号告诉我,我自己逛逛。”李承摆摆手,又指指门口,“车放在门口,帮忙看一眼,别被人撬了后备箱。”
“中!您放心,在太古店门口,那帮贼仔不敢动!打不死他!”小伙计的话很霸气。
这家店的两位老板,与李承颇有渊源,就是摩罗街店面未开业前,送去凤冠、紫玉箫、青玉笛的那对倒土夫子,王水根和王胜奎叔侄。
在李承那里交易走八万五港纸后,这对叔侄一个月后再度来港二度交易,李承宴请这对土夫子一顿,席间,王家叔侄透露长期合作的意愿。
李承很是真诚的帮这对叔侄筹划一番,告诉他们,既然来港不易,那回去就不能空手,带些港货回去贩卖,一来一回,两度赚钱,何乐不为?
王水根还是有些聪明劲的,很快明白过来,选择珠江斗门,成立这么一家国际商贸公司,做起了老板,专做针对港澳的进出口商贸,还真的被他们折腾起来。
这对叔侄还算有点良心,还记得李承的点拨之恩,时不时整理一些西洋艺术品,发给三人组摩罗街店。
这次李承来斗门,就是希望这对叔侄将摩罗街店面供货常态化,变成稳定渠道。
跨江过海,又在海关门口逗留近一个小时,此时已经中午十一点,百货市场的人流高峰早已经过去,但依旧还有不少人。
水果、农产、水产、粮油等摊位过后,开始进入小百货区,这里的摊位上,已经能看见零星的古董文物的陈列,当然,百分之九十九是赝品。
能想象用青铜方鼎盛放散装糖果的画面么?李承面前就是!
能想象用德化白瓷净瓶插苍蝇拍的效果么?李承很快看到!
…………
这就是一个告示——本店老板经营古玩艺术品,可以深聊。
李承看着挺可乐的。
他沿着糖果点心区摊位往前走,还真的被他瞅见一件不错的“告示”。
这是一幅竖轴《莲座大士像》,挂在点心摊位的最里面,画作下方的水泥货物台上,三只塑料盘子分别盛装着几只苹果、一把巧克力、一盘子糖果。
挺新鲜的供法。
距离有些远,看风格有点像丁观鹏的佛画像,看真。
丁观鹏是雍正四年成为清廷供奉画师,在画院一待就是五十年,在山水、人物上颇有造诣,其中佛像画作,当世无二。与郎世宁等欧籍画家,关系不错,多次合作,彼此借鉴。
他的作品不少,单清宫画院记载就有两百多幅,此外还有达官贵人及各大寺院道观求画,后人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