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太平戊寅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承虽然瞧不见圈内,能听见有人惊叹、喧哗,“哦,有款,太平戊寅!”

有“太平戊寅”款款?百分百是越窑上林湖窑口出品。

太平兴国,是北宋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一个年号,共使用八年,太平戊寅就是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吴越王钱家为表示衷心,也是用宋代年号纪年,而当时的上林湖越窑,正处于吴越国的范畴内。

太平戊寅这一年,发生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那就是吴越国纳土归宋。

太平兴国三年五月,吴越王钱俶入宋京开封,将所部十三州,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卒,悉数献给宋朝,成就一段顾全大局、中华一统的历史佳话。

当然,这是广义上的赞美,其中更多的是波诡云谲的斗智斗力。

太平兴国三年三月,吴越王钱俶来开封朝贡,想要尽最后的努力,能否保证“不纳土”。

为此,他倾尽国库所有,敬献金银瓷器、各色宝珠绸缎,装满近千辆大车。据记载,汴河东水门,为了过钱俶敬献之礼,封闭了整整七天。

这些礼物中,就有近百车带有“太平戊寅”款的各色越窑精品青瓷!

可惜,依然没能打动赵光义,他一面安抚钱俶,一面找各种借口不放钱俶离京,同时又用陈洪进纳土(南唐最后的节度使)来旁敲侧击……

钱俶抵不住压力,先是提出罢去国王称号,以臣国侍宋,太宗摇头;五天后提出解除“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太宗仍旧摇头;十天后,钱俶再度哀求太宗,解散军武,可由宋军驻扎,太宗依旧不满意……

钱俶无奈,纳土归宋!

这是真实的历史!

这个历史故事,落在这件瓷器上,能说明一点——这件瓷器,是吴越国花费极大精力,精心制作的一批瓷器。

吴越国归宋,没了财力支持,上林湖越窑立即没落。

所以,也可以说,太平戊寅款青瓷,是上林湖越窑,最后的辉煌!

终于轮到李承上手,他拿出白手套,擦擦瓶身众人握拿留下的痕迹,单手擎起瓶身,对着午时的光线照照,釉色如鹅黄柳叶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折射着莹莹白光,似水似云。

瓶底十五个灰白痕,这是匣装支钉痕,中间行书留划痕款,虽略有磨损,但依旧清晰可辨,右太平左戊寅。

正是太平戊寅款。

瓶底露胎处,瓷质细腻,他又屈指轻弹瓶身,回声悠扬,脆性很好,胎质致密。

正品太平戊寅款越窑八棱青瓷!

等他放下,其他人早已经等不及,许老板的小女儿送出来一本作业本,还有几只铅笔。

那位三十来岁的学究眼镜男,撕下一张田格纸,顺手递给李承,并对他笑笑。

可能这群人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