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衔杯舞马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陈铭盘,你听说过吧?”

“你说的是陈树荣吧。”这个人李承还真知道,曾出任信宜县县长、羊城省议会参议员,算是一时名望。

许云樵(新加坡史学家)先生的《南洋史》《南洋名人传》中都有记载。

1890年,陈树荣在羊城开设“广德行”,是十三行之后,在南洋颇有影响力的一家商行。可惜,他时运不济,1921年,信昌号货轮在马六甲海域沉没,给予广德行沉重打击;1922年,香江“高发栈”发生火灾,又将他精心筹备想要翻身的囤积货品一举焚毁,1923年病发,第二年去世,时年五十八岁。

“对对对!李先生连这都清楚,厉害啊!”

陈数几根肥腻的手指搓搓,又竖起大拇指朝李承晃晃,又与有荣焉的说道,“陈宠三(小名)公是我的正牌叔祖公,去年去世的老族长,是陈宠三公的亲侄子呢。”

李承心中一动,微笑着问道,“那你的叔公(老族长)家,应该留下不少好东西吧。”

“好东西?”陈数刚开始没明白什么意思,他毕竟是镇上开酒楼的,还是有几分见识,很快醒悟,“哦,你说古董是吧?”

李承点点头。

陈数挠挠头,嘿嘿笑着,“我小时候确实见过,家族祭祀的时候摆出来两匹瓷马,应该是老东西,瓷马身上金彩,口中衔着一只茶碗,像在跳舞,非常漂亮。”

李承眉心一拢,对方寥寥数语,却让他想起一件唐代著名的瓷器——衔杯舞马器。

“衔杯舞马”是隋唐代表型图案,也是大唐盛世的标志之一。

唐人对马的喜爱已经远远超越了坐骑的范畴。在这个开放包容的时代,马不仅广泛应用于战争、交通、运输、驿传,还大量用于宫廷贵族的社交与娱乐活动中。

舞马就是唐代宫廷众多时尚娱乐活动中最高大上的一种。

让马来跳舞并非是唐人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宫廷中就已经出现了舞马。《梁书·张率传》记载,天监四年(505年)“河南又献赤龙驹,有奇貌绝足,能拜善舞,天子异之”。

这里说的“河南”是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吐谷浑,因为宋文帝刘义隆策封吐谷浑王慕容延为河南王,所以有这个代称。吐谷浑本身出产良马,经过万里挑一的选拔和严格的训练,一代舞神“赤龙驹”就此盛装出场,让孤陋寡闻的中原皇帝大开眼界。

相比南北朝时的帝王,盛唐时的玄宗李隆基显然更会玩,也更有实力去玩。

根据唐人郑处诲写的笔记《明皇杂录》记载,玄宗曾经命人训练舞马“四百蹄”(即一百匹),专门用来在“千秋节”跳舞祝寿。

玄宗设置了专业部门“内闲厩”负责对舞马的管理和饲养,又命令宫廷音乐机构教坊对其进行集中训练。亲自给它们每一位都起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