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泰昌合背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弄一下,这批铜钱应该是罐藏钱,不是土藏钱,而且刚开罐不久。

所谓土藏钱,就是墓葬中刨出来的或者直接掩埋在土中,这种钱币往往土锈非常严重,对铜钱损害也大。

罐藏钱则是藏在陶罐或者坛子中,口部密封,虽多有铜锈,但铜钱品质要高很多,只要稍稍处理,就是很不错的藏品。

这批铜钱中,绝大多数为清代制钱,其中有不少小珍品。

李承的手像拈花一样,快速从中挑选,不一会,这一小捧铜钱,被他挑走三分之二,大约二十枚。

其中,仿古式顺治通宝光背黄铜两枚;康熙通宝宝源局折十大钱一枚;康熙六十寿辰祝寿钱也就是俗称的“罗汉钱”一枚;雍正通宝背满汉文南(宝南局)黄铜六枚;乾隆通宝背满汉文(满文宝汉文桂/宝桂局)小平钱四枚;乾隆通宝背面汉文“福厘”折十大钱三枚……

将这十多枚铜钱摊在手心,正准备问多少钱,忽然想到什么,连忙又缩回手,再度在剩下的钱币中扒拉,最晚的是咸丰通宝,

这一定是湘楚商户或者地主人家,为躲避太平天国战乱,将家中铜钱放在陶罐或者陶坛中,掩埋起来的缘故。

因为罐藏,这批铜钱质量非常不错,其中有不少小珍品,譬如难得一见的宝南局雍正通宝,康熙罗汉钱等等,在香江古泉市场非常行销的!

自己完全没必要,也没时间一枚枚挑选,如果价格合适,直接包圆吧。

打定主意后,李承将手中铜钱放在脚边,指指蛇皮袋,抬头问道,“我看看袋中的,可以么?”

那年轻人吃饭早餐,抹抹嘴,又用脚踢踢这袋子铜钱,“随便看。我一朋友早晨铲地基挖出来的,大概两三千枚,送来让我代卖的。”

与李承猜想的差不离。

这小伙子应该不怎么懂古泉,否则……这袋子铜钱,可比他摊位上的瓷片、印章坯值钱。

李承将蛇皮袋拖过来,看了眼,伸手从里面抄了一把,摊着看了看。

不错,最上层的就有顺治通宝光背小平钱一枚,咸丰通宝当五十宝南局大钱一枚,都算小珍品,品相非常好!

将铜钱重新撒入蛇皮袋,这一次,李承从最下面抄起,又抄出一捧。

这次,里面竟然夹杂有一枚黑褐色的铜钱!

李承拈出来瞅了眼,竟然是泰昌通宝。

泰昌通宝挺稀有的,它是后朝帝王为前朝父亲补铸的,以此显示“孝意”!

万历皇帝去世后,明光宗朱常洛继位,年号泰昌。

可惜这位朱常洛福薄,在位两个月即去世,还没来得及铸钱。其子明熹宗朱由校继位,于泰昌元年十二月颁令——天启元年补铸泰昌通宝一年,以示孝义。

因此,泰昌通宝的数量非常稀少。

再翻过来看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