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纹筒式炉。器型为圆筒式,*口,筒腹,下呈云纹三足,敦实沉稳。
口沿、胫部边缘起弦纹两周,其内精作回字纹;腹部鱼子纹地,精作花卉纹一周,鎏*装饰,雍容典雅。整器制范规整严谨,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
胡文明是明代晚期制铜高手,华亭人。《云间杂记》记载“郡西有胡文明者,按古式制彝、鼎、尊、卣之类,极精,价亦甚高,誓不传他姓。时礼帖称‘胡炉’,后亦珍之。”
胡光宇是胡文明的儿子,明末清初人,他的制铜手艺同样不凡。
胡家铜器有着特色鲜明、前所未有的独创风格,简单来说,就是反宣德炉——在宣德炉以来光素质实的风气下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錾刻锦纹作地,主纹鎏金,形成主地纹的强烈反差,以繁缛华丽的风格求得突破。
也因此有人认为胡炉“俗”。
事实上,这种香炉问世之后,非常受欢迎。
这件铜炉的款号很有意思,“云间胡文明男光宇制”。
为什么有“胡文明”,后面还加上“男光宇”三字?为什么不直接用“胡光宇制”?
马嘟嘟在2009年的《百家讲坛》一期节目中是这么解释的——
“后来他(按:胡文明)去世了以后呢,他儿子接着烧,我们都知道品牌意识很重要,你底下落张鸣岐就好卖,手炉大王嘛,你是品牌第一。那么这种熏炉呢,包括香炉,写胡文明也好卖,有名。到儿子这会儿,如果写儿子的名呢,没人认,卖不出去。写老子的名呢又不怎么甘心,那怎么办呢?只好连老子带儿子一块往上写……”
这种说法,典型的胡说八道、信口开河!
最真实的意思是“胡文明携子光宇”共同制作,也就是说,这款铜炉是父子合力制作的,父亲在有意识的培养儿子!
所以,这件东西也是一件小极品。
虽然这八件东西,再加上外面的那件宋代手办,没有任何一件物品堪比衔杯舞马或者铜军持那么珍贵,可也各有特色,算小有收获吧。
正以为今天的收获到此为止时,又一惊喜迎面扑来!
大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