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收之桑榆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联合科举出生的满大臣鄂尔泰,共同上奏章反对废科举。

乾隆迫于压力(可能也没想到更好的取代科举制度的方法吧),最终驳回舒赫德的奏章,但是,文气丧失的事实还是存在的——一名举子连贴卷诗都做得乱七八糟的,让自诩才华纵横上下五千年的乾隆很是不爽,将科举大省江浙的名额砍去一大半,同时,他亲自圈定“唐宋六家”,认为他们六人的诗是最好的,敕编《唐宋诗醇》,诏令天下士子多阅先贤诗文。

岳麓书院,作为南方儒家“道南正脉(乾隆八年题赠岳麓书院的匾额)”,《唐宋诗醇》那是必须要有的。

眼前的《唐宋诗醇》卷五,并非内务府版,而是岳麓书院自家的刻印社“道林堂”,于嘉庆九年翻刻本,算是“小官刻”——岳麓书院当时已经不是民间书院,山长为罗典,职称“鸿胪寺少卿”,典型的“官学”,因此称之为“小官刻”。

李承看了眼价格单,八百元,不算贵。

为什么说明刻建本市场估价才六百,而这里的清刻本就要八百?

两个原因,其一就是说过的,这是小官刻,而建本为民间刻本;其二,这里是店铺柜台售价,虚头较多,而李承提及的是市场实价。

店老板五十来岁,带着眼镜,坐在柜台后,手边一杯清茶,摊着一本书看得很入神,刚才李承进门时,他也仅仅抬头看了眼,招呼都没打。

李承不得不伸手敲击他面前的玻璃柜面,“老板,《唐宋诗醇》只有卷五么?”

店老板把架在鼻梁上的眼睛往上顶顶,瞟了李承一眼,见他这么年轻,瓮声道,“就一卷。”

“便宜点?”李承再度敲敲玻璃展柜。

“你说个价。”听到李承要买货,这人终于站起身,用书签将所看页面压住,合上书籍。

额?李承一眼瞅见蓝色书皮上白色贴卷写着“凝园读书管见之卷四”。

这也是一本不错的清代藏本,正是刚才李承想到的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所著。

罗典此人素有才学,乾隆十二年乡试会元,乾隆十六年中进士,乾隆四十七年出任岳麓书院山长,并且五次连任,主持书院长达二十七年。岳麓书院在他主持下,发展达到了最高峰。

《凝园读书管见》是罗典所著《凝园五经说》中的一个系列。

此书名中的“凝园”是罗典所住的地方,“书”是指“尚书”,“管见”取“管中窥豹”的意思,一种谦虚的说法,综合意思为“我在凝园读《尚书》的一点浅见”。

其它四个系列分别是《凝园读诗管见》《凝园读礼管见》《凝园读易管见》《凝园读春秋管见》。

这下李承不着急还价,指指合上的《凝园读书管见》问道,“《凝园五经说》,您这还有其他卷册么?”

本来还因李承的年轻而有所轻视,听到对方提及《凝园五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