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是唐玄奘“西天取经”取回的核心经卷之一,一共六百卷,分为十六会(会即经典的意思),其中第二会、第四会、第九会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核心思想。
福州开元寺始建于公元六世纪,不仅是千年古刹,更是南方佛教刻印经书的重要寺庙之一,宋明以及清末,东瀛曾在开元寺“弄”走难以计数的开元佛经——后世有人简单预估,东瀛境内存有各个朝代的开元刻经不低于四千卷!
李承低声叹了口气,自己还是来晚了!他又问道,“不是说1795线,怎么还……?”
那鉴定师苦笑,调侃道,“事总有特殊对待嘛,谁让买家是弯弯呢?”
这么一点题,李承顿时明白过来。
香江明年回归,因此香江人在国内是有“特权”的,但有一个地区的人,特权比香江人还大,那就是弯弯……今年两地官面上关系紧张,所以民间交流就要“笼络”,所以“特权”更甚……
好吧,不说了,说多是非多。
那位中年人鉴定完毕,扭头对旁边的小姑娘说道,“昆山山阴堂《独赏集》,品相六五,可放在三区展售。”
他又回头对李承笑笑,“东西不错,你配合小刘登记身份信息。另外,你这本书也要标一下预期展售价。”
登记需要身份证,李承没有,只能掏出华侨证放在小姑娘面前。
那中年人眼睛微微一缩——他有些后悔刚才“秃噜”出的那句话……
李承笑笑,“我没去过弯弯,北美华侨。”
那中年人哈哈一笑,向李承伸手,“兴化博物馆于中兴,没想到我们这小地方搞的交流会,还能吸引北美客人。”
“李承,于先生叫我阿承就行。”李承的姿态放得很低,与他握手笑道,“恰逢其会,听说有这么个交流会,很感兴趣,就过来学习一下。”
那位名叫小刘的姑娘登记完,又双手递交给李承一块铭牌,上面标号a3—16,三区第十六件展售品,又递给李承一张空白纸条,示意他自己在上面填写心理预期价。
李承随手写上一千元。
于中兴看了眼,笑眯眯没说话——很多不想出手藏品的人,但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藏品,往往都标个高价。他以为李承也是这类。
其实,这价格在国内同时期古籍中算高的,但放在国外,绝对市场价。
于中兴起身对小姑娘嘱咐一句,“小刘,我陪李老板去放展品,你盯一会啊,有事去正衙叫我。”又对李承摆摆手,“李老板,走,我陪你进去参观一二,相互学习嘛。”
“那就多谢!”李承拿起《独赏集》,拱手致谢。
出帐篷十来步远,就是县衙正门,门口有两尊石狮子,一公和一母,立式,只是这石狮子造型非常奇怪,猴面狮身,非常卡哇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