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俩孩子我挺喜欢的,和付哥也是一见如故。以后付哥有需要帮忙的,可以和我联系。我在北美有自己的农场,也有两家公司,还是能帮上一点小忙的。”他这是退而求其次,先和付家打好关系,并埋好以后继续来往的伏笔……
为这件爱闲老人的陶盆,他也算是穷思极虑。
“那就太感谢!”付大彪这次没有拒绝。
从付大彪家中出来,周典来电话,已经接到朋济明,正准备往回返。
挺快啊。
李承走后,付大彪一家三口坐在客厅中,闲聊的话题,正是李承提及的“孩子出国留学”。
九十年代,送孩子出国留学,非常热门,且门槛很高——要么是学校邀请,要么是巨额投资,要么是有熟人或者亲戚关系在北美。
付大彪一家并非不心动,而是基于孩子太小的实际情况,另外就是……李承表现过于热情,让付大彪摸不透。都是生意场老手,又怎会轻易相信“一见如故”的鬼话。
付大彪的母亲,闲聊时目光从自己养的程字梅上停顿一下,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