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木雕工艺品,各种藏银和苗银饰品,不一而足。
说起来挺搞笑,今天早晨逛了一个多小时,这还是李承遇到的第一家真正名义上的“古玩包袱铺”。这种纯“古玩包袱铺”,在凤凰山大集上并不多。
既然是第一家么,李承自然想要看仔细些,手电筒推亮,在摊主胸口以下走一圈,隐隐看出对方三十来岁。早市没有不说话的禁忌,价格随便砍,更没有不照人脸的说法。
真正的老买手,都要看摊主年纪的,还价时,对付年轻摊主有年轻的说辞,对付老者有老者的说法,其中自有诀窍。
当然,这种手电筒光线直接打在人身上,有点不礼貌,所以李承立即点头笑道,“老板发财呀。”
“截就(凑合)吧,老板帮我开开荤呗。”那摊主摆摆手,说道。
“开荤没问题啊,那你要亮活呀。”李承边说笑着,边拿着手电筒一一照着货品。
“我这摊上活还不多?喏,这件是我的压箱底,包老,给你拾漏么儿(得了便宜)?”夜色中,摊主抬手示意他面前的一件瓷器,李承的手电筒灯光遂即跟到,是一件茶叶末釉丰肩大梅瓶。
还别说,这东西还真是老货。
虽然还没上手,可李承透过釉色和包浆,能看到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