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屯添丁进口,将门房辟成房间时塞进去的。
“又找到嘛宝贝?”张苏陵凑过来瞅瞅,立即来兴致,“哟,还真不错呀,七八十年代老杂志,也算值点钱的。”
涂嘉将两张圆凳拎过来,“蹲着多难受,坐着看。”
李承朝他点点头,将手中的《辽宁青年》递给他,自己又随手拿起一本,《花城》。
《花城》创刊于1979年,羊城出版社出版,在八十年代非常牛的一本纯文学期刊,与《收获》《十月》《当代》并称中国期刊中的“四大名旦”,王蒙、莫言、王小波、苏童等名家经常在这本杂志上发表文章。
北方干燥,又在床垫下压着密封性不错,这本杂志保存的很好,品相不错,没有一丝霉点,翻起来纸张哗哗作响。
一张信封从书页中滑落,掉在张苏陵的脚边。
张苏陵捡起来瞜一眼立即发出一声惊喜叫声,“我去!你小子运气不错啊。再翻翻,指不定还有宝贝?”
什么东西大惊小怪的?李承转眼朝他手中的黄褐色信封看去。
我去,运气确实不错,一张贴有八零版猴票的实寄封,不过也不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吧?
李承对猴票不太感冒,总认为那是资本炒作的结果,中国邮票中最名不副实的“珍邮”。
庚申年猴票是中国邮电部为纪念庚申年,于1980年2月15日发行,志号为t。46的特种邮票。邮票图案采用的是中国画家黄永玉画的一只坐着的形象可爱的金猴,姜伟杰雕版,并配以大红的底色,充满喜庆的情味。
不可否认,无论是黄永玉或姜伟杰,都堪称大师级艺术家,这确实为八零猴票增色不少,但是,别忘了,所谓“珍邮”,那一定是“珍稀”“稀少”的。
可恰恰在这一点上,八零猴票不具备。
八零猴票,至少有四百多万枚新票散落市场,被各色藏家收藏,此后,在“猴票传奇”爆发后,更有人透过关系,从各地邮电老仓库中,倒出不下于十万枚各色残票——像市场上流通的漏齿变体猴票什么的,都是后来有心人倒腾出来的。
所以……基于市场自动损毁,打个一点五折(发行时间实在太近而猴票崛起太快,所以损毁率根本没这么高),八零猴票在藏家手中不下于六十万枚。
难以想象,五六十万张的市场保有量的邮票,竟然成为“珍邮”?
这事找谁说理去?
现在八零猴票单枚新票市场价在三千左右,这枚实寄封保存的不错……如果遇到喜欢收藏实寄封的,卖个三五千的,也有可能,普价在两千左右。
算是小漏。
李承再度抖落杂志,这次什么也没发现,应该是杂志主人随手将这封信塞在杂志中,后来自己也忘了。
有这封实寄封的小漏激励,张苏陵和涂嘉都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