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京城置产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说实话,李承已经心动,可毕竟还有三套资料,怎么也得看完决定。

第二套院子并非传统四合院,而是大杂院。

很多人对四合院与大杂院没概念,其实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四合院是套式建筑,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子围在一起,形成一个方形,有门有廊四面有高墙围拢,是统一的建筑,这才是四合院。

大杂院更多的指许多相聚而居,你盖一间房,我借你家一面墙盖个相邻的房子,他再借你家一角盖房,形成的多栋烧火楼组成的混合院子,其建筑并非统一规划,随意性很强。

从建筑学来说,两者是有严格区别的,但是,人们将多户居住的四合院也称之为大杂院,慢慢的,二者界限就变得模糊。

第二套的大杂院在东直门南小街,三栋屋,一面墙的结构,面积为八百平米,价格便宜,一百七十万含契税。啧啧,一平米才两千块!

李承同样有些心动,东直门内,妥妥的二环!

东直门附近也在改造,这套宅院的产权在一家京城地产公司手上,搬迁工作已经完成,原住户全部外迁到三环外八里庄。

赵昱表示,如果看中这套,他可以去找京城的地产公司,从他们手中买过来。

李承微笑着,未置可否。

第三套院子在钱粮胡同34号院。

赵昱再度主动介绍,“李叔,这套四合院其实也不错,原主人那也是万人敬仰的人物。”

“哦?”一句话勾起李承的好奇,“原主人谁啊?”

“您肯定知道,陈梦家先生的夫人,赵萝蕤女士。”

是他家啊?李承一愣。这对夫妇太有名,尤其是陈梦家先生。

陈先生出生于牧师家庭,金陵人,教养学识非常好,新月诗派干将,著名的考古学家,明清家具收藏家。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他于1966年自缢,原因就不说了。

赵萝蕤女士也不简单,父亲是中国最早的宗教教育家,神学家、东吴大学文学院院长、燕大宗教学院院长赵紫宸先生。她本人是燕大、京大教授,著名翻译家,当代欧美文学研究的先驱之一,堪称一代才女。

赵昱用“万人敬仰”一词,没错!

“赵老为什么要卖这栋宅院?”李承拿着房屋的示意图,问道。

“这套宅院是陈梦家先生,1957年用《殷墟卜辞综述》的稿费八千元买了一处住房,一共有十八间间,是他和赵萝蕤女士此后的住宅。”

“陈老去世后,赵萝蕤女士睹物伤情,搬回京大宿舍居住,这房子一直空着。五年前,赵老有心周游欧美,将这套房子卖给公家,现在产权在东城区政府手中。”

“您如果看中这套宅院,交易起来也很方便的。只是……毕竟陈老在这里自缢,所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