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顺手之举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特点是庄重大方、古朴典雅,以京城的“四怪一魔”最为杰出。

“四怪一魔”即:以雕琢人物群像和薄胎工艺著称的潘秉衡,以立体圆雕花卉称奇的刘德盈,以圆雕神佛、仕女出名的何荣,以“花片”类玉件清雅秀气而为人推崇的王树森,和“鸟儿张”张云和。

刘德盈大师生于1912年,八十年代初去世,曾在京城跟随多位从宫廷内务府造办处出走到民间的玉器艺人学习琢玉,尤以学习宫廷玉石花传统制作为主。二十四岁开设了自己的玉器作坊,名曰“一盆生”,他自嘲“靠制作一只盆景过一生”。

此人成就非凡,被推崇为玉石花盆景的宗师。

李承也玩玉雕,可对玉石花盆景的制作还真不太了解,这次能亲自上手大师之作,机会难得。

清宫记载,各殿所配景盆,“料不厌其贵,工不厌其累,艺不厌其繁,品不厌其异”,后人称之为“清朝宫廷艺术”的典型代表,还真没说错。

这盆石榴花玉石盆景,高约尺五,采用类似于扎花工艺,将一片片鹅黄色、青绿色的玉片雕刻成叶,相互嵌合,以铜丝捆扎在一起,形成主株。

主株上五花一果,叶片为托,石榴果以红玛瑙为料,一体雕刻而成,五朵石榴花则是玉片拼合而成,活灵活现。

花盆同样为手工制作,铜坯,玉片镶嵌贴合在表面,非常雅致。花盆中的泥土,为水泥和细沙搅拌后的产物,让整个盆体很稳。

端起花盆,李承在底部发现一枚手工刻印,“一盆生”,刘德盈大师的印记。

这只花盆在六五年制作,依旧能留下自己当年的印记,看来,刘老的手艺,已经迈过合营公司不能留私人款的那道坎——合营艺术品公司一般只留公司款,允许留私人款的那一定是大师,他们的私款能让物品增值。

秦东明端上茶水,三人围坐叙话,话题自然离不开玉石,离不开玉雕。李承一边陪着这对义父子闲聊,一边等着秦老开口——他不会真的只是赏识年轻人而请自己喝茶的。

果然,一杯茶将尽,秦老终于谈到正题,“阿承,你经营艺术品,又懂玉雕,能不能评判一下,刚才楼下的那些玉雕、饰品,在南方或者说香江,有没有市场?”

那些作品确实非常精妙,可想要打开香江市场,呵呵。

李承并没有正面回答,笑笑,“货好,自然有市场,只是……您公司的货品想要大面积铺开,风格上……您公司的玉雕,走的是北派玉雕路子吧?”

“你的意思……北雕风格,不适应南方市场?”秦振芳白眉挑了挑。

秦玉公司有自己的玉雕学校和研究院,现任院长是国内知名玉雕师马学武,此人还是回民穆斯林及西疆第一位国家级玉雕大师。

马先生的老师是北派玉雕名家韩子良,因此,李承说秦玉公司的作品属于北雕风格,还真没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