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侍仆在桌案前将两幅字展开,三位评裁过去细看评点,下面的围观人众也在交头议论,但和之前的热烈相比,前面的人多少有些心不在焉,注意力放了一半在秦国公主这边。便见那位十分俊美的郎君与虞璇玑招呼说笑,显见是相熟的。
萧琰对虞璇玑道:“好久不见呀,虞大娘子。”眼睛笑弯弯的。虞璇玑笑应:“是好久不见了,十七郎——你失约了哟,该当怎么罚?”萧琰笑得眉飞,“罚我品点心,品不出来加罚。”虞璇玑娇声脆笑,心道:萧十七果然还是萧十七,面具下的脸生得再美貌,也还是那个吃货。
诸希亮在一旁笑道:“虞大娘子和这位萧郎君是旧识?”姓萧,莫非是兰陵萧氏的子弟?
虞璇玑回笑道:“以前就有结识。”便给诸希亮介绍,“这是梁国公的公子,萧十七郎。”
萧琰抬手行礼,“在下萧琰,字悦之。”
诸希亮回了一礼,笑赞说“十七郎君风神秀异,粲粲灯火”。因见秦国公主与这位萧十七郎都无意介绍乘舆中那位贵人,心中惊讶,却和虞璇玑一般,识趣不作探问。
萧琰看了眼不远处与诸家后辈站一堆的诸义之,回头对诸希亮说道:“我与守直兄也是旧识——诸兄那时在原州折冲府任果毅都尉,我们有过交谊。”
诸义之出现在京中,想必已从原州折冲府去职,或许不久前诸家才认回了他,其中内情萧琰不知,但让诸家人知道诸义之“与梁国公的公子有交情”,或许能帮到他两分——萧琰与诸义之投契,视他为友,便乐意出语助他。
诸希亮目光一闪,笑道:“三郎是某大兄之子,早年因缘故流落于外,不久前才归家。——有幸与萧十七郎君结识,是他的福分。”他一句寥寥带过,虞璇玑心嗤道:约摸又是外室子这类狗皮倒灶事儿。
李毓祯眼眉动了动。诸希亮的大兄即诸氏家主诸希尧,现任户部右卿。洛阳诸氏在乙姓世家中只居中游,但户部右卿这个位置很重要——户部,齐王的势力颇重,毕竟任了好多年的户部尚书。李毓祯薄凉的眸子瞥了诸义之那个方向一眼。
萧琰有意相助朋友,褒赞道:“诸兄的箭术极高明,我的箭术还是向他学的。”李毓祯眉梢微扬,问诸希亮:“诸三郎现在何处任事?”
诸希亮端谨回道:“在左武卫任旅帅。”
左武卫是十六卫之一。萧琰心中思量,原州的折冲府果毅都尉是正六品,左武卫旅帅为从六品,职品降低了,但在京中十六卫任官肯定与折冲府不一样——能有机会在皇帝和太子跟前露脸,才能出众的,升迁机会就大得多。心中为诸义之高兴,看来诸氏家主对他这个儿子还是挺上心的。
李毓祯只“唔”一声,没有再问,似乎不甚经心的样子。
诸希亮却上心了,心道三郎若得秦国殿下青眼,或许更有前程,这事得让大哥仔细衡量。
那边评裁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