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王氏给不出更大的利益。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明宗和高宗的能力,让这些大将军信服;否则,他们虽然不会支持王氏,但很可能去支持仁宗的皇子夺位,美其名曰“归位正朔”。
比起读史时,萧琰此时想得更深入,正因为天策宗师和军队都是最崇尚武力的群体,他们没有世家和文人那么多条条框框,只有实力的衡量:当女人是弱者时,他们比起文人更轻视女人;但当这个女人是强者,他们也能很快转变,顺理成章的支持她的统治。
她不由想起母亲在她小时候说的一句话:“武道,能强人,亦能强世道。”
萧琰此时才明白何谓“强世道”。
但是,她不知道,她此时的明白也只是母亲说的一方面——强阴阳世道,而另一方面,却是要到很久以后,她才能明白。
萧琰骑马前行,目光注视着天院的中心。事实上,还没进入天策书院,让人一眼望见的,就是这座擎天山峰。
它叫“天柱”,高达千丈,直入云天。
而这座半边是直立峭壁的山峰并非自然生成,而是高宗时代的皇族第一高手,迄今无人超越的楚国长公主李见素剑劈而立。
据说当年高宗薨逝,李见素悲痛过度,一剑劈断终南山千壑岩,慕容绝闭关的千丈崖便是因为这一剑劈断,深断成崖,而劈下的一半山岩便被李见素移到了天策书院,激励后辈,武道达云天。
这道天柱,矗立在大唐武者的心中,它昭示了武道的伟力。
以先天宗师一人之力,便可移山,或许只要他们想,就能填江填河,这是何等强大的武力?人的能拥有这样强大的力量?!
凡是看见它的武者,莫不心中澎湃,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有这样的力量。天策书院越来越强,皇族宗室子弟对武道的崇敬和狂热,一代一代涌现杰出子弟,可以说与李见素这一剑分不开。
但是,在世家眼中,这一道天柱,是李见素决心踏上天尽之途时,为了昭示皇族武力,震慑世家而立的擎天柱——想挑战皇室,当你们拥有这样的武力时,才有资格。
萧琰没有行到天柱之下,因为李毓祯带她去的地方是申王的住地,位于天柱东南百里之外的竹海中。安叶禧没有跟随,被尉迟亭带着去了拢翠山北面的教舍,替萧琰办理入学手续,并领取学册、学服、学院通行令牌、学舍号牌钥匙等,这是他们随从要做的事。
按天院的规矩,外学的武道学子凡是能引气入体,从外功踏入内功修炼门槛的,便进入天院学习,按修为授予“天策士级”,以萧琰登极境后期圆满的境界,相应的就是武卿士的等级,进入卿士班,而卿士班的学子根据修炼的方向,各有讲武夫子,并不统一上课,也不由教舍安排学习,所以萧琰不需要去教舍,只需去拜讲武夫子。
萧琰与李毓祯驰马进入竹海,这里叫“幽篁海”,竹林万亩,向东一直延到洛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