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出高下。”
道潇子和晋王同时大笑:“有见地。”“不错。”
临川郡王平静的眉眼动了动。
李毓祯忽然侧眸,语声轻飘飘的,“上面观瀑亭居高观瀑别有韵味,至元,我们去上边观瀑如何。”沈清猗道,“固所愿尔。”起身一让,“殿下请。”两人一前一后,衣袂飘然,往前面山坡上的木亭去了。
晋王:“……还没说茶怎样呢,怎么就溜了?”
道潇子抚须意味深长的,“观瀑嘛……呵呵。”
晋王一脸恍然,阿祯是要去钩鱼了——哦不,谈正事。
临川郡王平静的眼又动了动,他能告诉这两人:她们俩这时避开是不想谈你二人的茶吗?这两人煎出的茶的确如知安所评说的,各得饮清导和、韵高致静之道——但用的茶团却不对!能将销往吐蕃——哦,现在已经是安藏都护府了,用来做乳茶的茶团,其味浓厚,煎出的茶应是润滑,醇香,味厚,热意滚腑,浓香带着甘甜,缠绵唇舌,萦绕肺腑不绝,才是这上品含膏茶之真道。
这二位却是煎出了“简,清,静”之味,叫人如何评?
……但这也是高手了。临川郡王心里呵呵笑着,想道:或许因为纯粹,才简、清,而静?
但晋王称得上纯粹……道潇子?
这个已经活了八十年的药殿长老可是老而成精的人物。
临川郡王眼中笑意淡去,平静的眼眸深邃起来。
……
山坡上的亭子矗立在第一瀑的上方,居高临下的观瀑,秀丽的景色便多了两分宏丽。
李毓祯身姿随意的立在亭子边,目光望着瀑流。
沈清猗站在亭子另一边,距她六尺。
这是一个安全的距离,也是一个很有防备的距离——因为亭子内的最大距离只有六尺五。
李毓祯忽然侧脸看她,眸子似笑非笑的,“至元是在防备我?——哦,忘了问,是该叫你至元,还是沈朝散?抑或十七娘,或者……称呼你的字?总不会是沈表嫂吧?”
沈清猗心里冷哼:我心无惧,防备你作何?不过是不愿与你太近。省得她忍不住想挥挥袖子——袖子里的噬骨散,口鼻吸入,三日后就要化骨而瘫。不过,大概是毒不了李毓祯的。到了宗师这个层次,很难有□□对他们起作用。
沈清猗觉得,她在□□上应该再下一些功夫。
她眼睛望着瀑布,清冷的声音道:“不是防备殿下,只是不习惯与人靠近。”
李毓祯心道: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想起控鹤卫汇总的资料中,记载她幼时的遭遇,眸中便有了然了。
沈清猗沉静了一下,道:“如今,我身处道门,是至元;以后……还是至元。”
这是回应了李毓祯的正面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