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心机

作者:君朝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汇编成各种分类集本,供自家子弟学习,增广见识,并作策论参考——以道门分布各地道观的便利,收集三年内的各地官报不是难事,但肯定没有人给沈清猗做分类汇总,四十七州的《民政汇要》,那是多大的量?

李毓祯瞬间就算出,是五千又七十六份,而每份至少万字以上,文字称为浩如烟海也不为过。沈清猗却全部了,并按她需要的内容分类汇总,如果是一个人做数年功也不足为奇,但她到药殿才多久?最初的时间必定是要殚精竭虑站稳脚跟,而后主要时间还得花在研药研医上,并做出令人赞服的成就,这才衬得起她“道玄子唯一亲传弟子”的身份;除去这些,她还能抽出多少时间去五千份报纸?……而在这惊人的能力之下,是更令人惊叹的汇总,分析,洞察能力。纸上得来终究浅,通过文字的表象,推理、分析,洞悉出真实,挖出文字背后的民事情弊,这是多么让人惊骇的能力?

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才李毓祯只见过两个:一个是李况,被她推荐去了都进奏院,职掌受理内外章疏,这里是了解天下政务最快的地方;另一个是宗处俊,被她推荐去了户部任郎官。这两位,都是她预作宰辅培养的人才。而眼前,这种能力的人才又出现了一个,甚至比李况、宗处俊更出色,因为李、宗二人都有出任地方的经历,而沈清猗是没有的。

这样的人才放在李毓祯眼前,她真的手痒了。

这种鱼能不钩?

何况,这位还有着深宏的格局、放眼全局的计然眼光,假以时日,谁说不是第二个魏重润?不!应该是比魏重润走得更远。

她必将比她的先祖们走得更远,而她的宰相,也必将比前辈的宰相们走得更远。

……可惜,这样的人才,却拒绝了她的招揽。

这是为什么呢?

沈清猗说:“不耐官场周旋”;“不喜官场斗嚣”……

李毓祯却觉得,这不是原因。

她自负看人有七八分准,沈清猗心思绵密、幽沉,思维和行事缜密,做事走一步算三步——譬如现在安静躺在她马鞍袋里的《四十七州平民疾治用药人均计算考》就是明证:上医事疏是第一步,这是第二步……说不准还有第三步——这种人会耐不了官场周旋?只有她把人算计到死的;内里性格又如其字,藏锋犀利,这种人会惧官场争斗?只有她把人斗死的。

萧氏那一大族人,斗起来又哪比朝堂简单了?萧家女人的彪悍,可不在皇族的公主县主们之下,能将世子夫人做得有声有色,说不会争斗?谁信。

沈清猗说:“不是不能,而是不喜。”

这话李毓祯只信五分。

李毓祯自己就是个喜欢争斗的,她乐于争斗,并享受斗争的胜利感和成长强大的乐趣,所以从小到大遭遇的刺杀,她是痛并痛快着,身上痛,而心里痛快。她认为,天地就是斗,没有斗,哪有优胜劣汰?没有优胜劣汰,哪有万物蓬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