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人间之力

作者:君朝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是的,这是唐代的保龄球。

规则和现在的保龄球几乎没什么不一样,只是在算分上不同。

现代保龄球是九根木桩子轮着打好几次,木射只有十五根木桩。

这十五根木桩都是尖笋状的,上窄下宽,十红五黑。

十根红色的分别叫:“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五根黑色的分别叫:“慢、傲、佞、贪、滥。”

这十五根木桩摆放成一排。

游戏时,玩家们各持木球一颗。分别将球着地滚出,击打对面的木桩。

要尽量击中红色的美德,不要击中恶德。

游戏最后谁击中的美德比较多,谁就赢了。击中恶德最多者自然判负。

根据玩家多少和心情,可以协商玩几轮。

相当寓教于乐对吧。

八、唐朝最时尚的球类运动

那肯定是马球啊。

马球,又名波罗球。

打马球,也称击球、击鞠、打球。

在马上持鞠杖(曲棍)击球,往来驰逐。从事此项运动不仅要练球技,还要习马术。

唐朝的成年皇帝几乎个个喜欢击球,而且有一半以上对此达到痴迷的程度,唐敬宗李湛就是被球友杀死的。陕西乾县乾陵章怀太子李贤的墓室壁上画了打马球图,20余人驰马,或逐击或助战,生动逼真。

宫廷所用马球是用质轻韧性好的木料制成的,空心或实以柔物,球大若拳,外涂红漆,彩绘花纹。球杖为木质,长数尺,杖头一端呈月牙形,亦绘有彩色花纹,类似今之冰球棍。

球场一般占地较大,而且要平坦,以便策马驰骋和球的滚动。一些王公贵族家中为击球专门筑有球场,讲究的还要洒油使之更加光滑。

杨巨源《观打球有作》:“亲扫球场如砥平,龙骧骤马晓光晴。入门百拜瞻雄势,动地三军唱好声。玉勒回时沾赤汗,花騣分处拂红缨。欲令四海氛烟静,杖底纤尘不敢生。”除了写到球场,还提到观众大声叫好。

杜牧《郡斋独酌(黄州作)》:“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球场。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珰。”

唐中宗李显的景龙年间,吐蕃使臣来迎金城公主入藏,于梨园亭御赐观打球,崔湜、沈佺期、武平一都有《幸梨园亭观打球应制诗》。

张籍《寒食内宴二首》之一:“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寒食节的时候后宫女子打马球。

王建《宫词》:“对御难争第一筹,殿前不打背身球。内人唱好龟兹急,天子鞘回过玉楼。”——打球时奏龟兹乐曲,唐人曲中有《打球乐》。内人连连喝彩,气氛异常热烈。“背身球”类似反手抽击,是一种难度较高的动作。

毕竟打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