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
如果苏少微建议的有轨铁路建成,可以想见:调兵和调运粮草辎重的速度至少会快上一倍;而且兵员和战马的体力也能得到最佳保持,下了马车就能作战;粮草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征用民伕的银钱花费、粮食花费也会大大省去——所谓“运十分粮,五分用于路上”,战争烧钱也在于这一方面。细数起来,有轨铁路马车的好处何止于此。
但是,问题也是多多的。
首先,这么大的工程,必定是一个庞大的开支,户部财政能不能支持?
其次,有轨铁路建成后的维护,包括铁轨的保护、维修,必定涉及到要成立一个新的军事队伍:护铁路军。
其三,……
李毓祯须臾间,已想到了一二三四五诸条问题,这是都是需要提前考虑并解决的。
至于修建铁轨路的技术问题,李毓祯倒没有担忧,按苏少微的分析,铁轨铺设不需要建在良好的路面上,只要保障地基不塌就行,这比起修建兵道容易多了,至于开山越岭、修建隧道的工程难题,工部交通司的技术早已能够支持。
“阿翁,我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只是需要解决几个难题,其一……”
李毓祯梳理着自己的想法,向太上皇一条一条的道出。
“建成了,这就是帝国新的动力大血管。”
李毓祯眼里闪着熠熠神采。
上皇点头,提了自己的几点建议,说道:“十年前,因继承人未明,此项又牵涉极广,我便将它暂时搁置下来。如今已无后顾之忧,各方面条件也比十年前成熟,你有心力,就放心大胆去做。我和你阿父,都会全力支持你。”
“是,阿翁。”
李毓祯感受到祖父的全心信任,既觉温暖感动,又益发感到肩上沉重,不能辜负祖父的信任和期望。
“苏少微可用,你好好用她。”
上皇这话的意思不是指能力品行——这是李毓祯知道的——而是指:她不会成为魏重润。
即使不支持天启,也不会反对李毓祯掌政。
“不过,还是要敲一敲边鼓。”
上皇又说道。
“是,孙儿明白。”
李毓祯心领神会的点头。
从宁寿宫出来,已经是亥时二三刻了,李毓祯忖着父亲和母亲已经歇下,便没有再入后宫,直接从延政门出了宫。关夏侧马靠近禀道:“之前公主府那边来报,萧十七郎君已于酉时回府。”
李毓祯哦了一声,马蹄踏在宫城外的横街上沓沓清脆的响,她忽然勒了下马,道:“去公主府。”
秦国公主府就在延政门对面的长乐坊,过了横街就是,直接可从北坊门入到府内,近且便利,即使夜行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关夏等近侍便没以太子殿下的安全为由进行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