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6章我们就是厉害

作者:千年静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么多,甚至能够达到我们的ps-90a的水平?”

面对亚历山大·塞尔雅科夫鄙夷的目光,郭一帆的脸色未变:“我们商飞集团的‘tay’系列发动机能够做到这么低的油耗,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一个,英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比苏联发达,即便是同一时期同一代的发动机,英国的发动机在寿命、油耗、易维护性等多方面也高于苏联发动机。”

亚历山大·塞尔雅科夫哼了一声,没有承认,却也没有否认。

某种程度上说,苏联的航空发动机工业受益于英国良多,“二战”末期,美苏会师柏林的过程,也是双方在战争末期搜刮德国“战利品”的过程,这其中的“战利品”也包括**德国的“黑科技”和人才,其中米利坚更加倾向于搜罗德国的人才,而苏联则更加倾向于搜罗德国的高科技产品和工厂、生产设备。

苏联在搜罗到的德国jumo-004和bmw-003的涡喷发动机的基础上仿制了rd-10和rd-20,但性能和可靠性上一般。

就在苏联为自家的航空发动机的问题头疼的时候,以克列门特·艾特里为首的英国工党政府也不知道脑袋抽了什么风,竟然允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向苏联出口40台英国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用航空发动机:“尼恩”离心式涡喷发动机。

苏联政府当然是欣喜若狂,以最快的速度与英国达成了交易,并且开始对尼恩-i、尼恩-2以及德温特-v涡喷发动机机进行仿制,也就是后来的rd-45、rd-45f和rd-500。

之后,苏联在rd-45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就有了后来的vk-1,而vk-1被搭载在了米格-15这款战斗机上,出现在了几乎所有的华约国家——华夏也引进生产了这款飞机,并且给他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歼-5,至于国产之后的vk-1,就是大名鼎鼎的涡喷-5。

因为这么一层关系,说英国是苏联航空发动机工业的半个老师,那是一点没错;而实话实说,说苏联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技术比英国弱,那也是一点没错。

看着不说话的亚历山大·塞尔雅科夫,郭一帆接着说道:“‘tay’系列发动机的油耗水平原本就很低,而我们商飞集团在引进‘tay’系列发动机的时候,还与罗尔斯·罗伊斯集团签订了一个持续改进‘tay’系列发动机的协议,‘tay’系列发动机的推力也从mk610的60kn级别一直发展到了mk1110的110kn级别。

同时,在改进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持续使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理念,到了mk1110,不但寿命大幅度提升,使用了双余度全权数字控制系统,涵道比更是被扩大到了4.4,除了改进潜力之外,整体性能丝毫不弱于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的现款ps-90a,所以……”

说到这里,郭一帆笑眯眯的说道:“我们的‘tay’mk1110发动机比你们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的p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