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真实情况就是太他娘的难了!
说多了都是泪!
“李总说出来了我们的心声!”作为李和的头号粉丝,鲁万向把手掌都拍酸了。
李和清清嗓子继续道,“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算事。人生自古谁不死,下个就要轮到你,得有忧患意识。
因为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死在了明天的夜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努力竞争的原因,不但在国内同行要领先,在国际上我们也要遥遥领先。
人要有野心,才能有梦想,如果没有梦想,连输的资格都不会有。
我是很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人,所以一般说话都不会让人难堪。如果我哪次说话让你不舒服了,别多想,我就是故意的。”
洋洋洒洒说了半个小时,这是最后的结束语。
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
“谢谢大家。”李和下台。
“李先生,你说的真好。”廖文良第一个同李和说话,作为外方代表,他自然会被许多人谦让。
“谢谢。”李和就当做他这是客气话,因为他的中文水平,实在是有限,有时候在一起说话都是磕磕绊绊,还得半生不熟的加上英文辅助。
“谢谢李董支持我们的工作。”
“我们市里一定会努力为客商改善营商环境....”
市里的相关领导向李和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谢谢。”李和非常的谦虚,“感谢各位的厚爱,我一定会尽心竭力,不辜负各位领导的期望。”
“谢谢,欢迎光临。”李和端着酒杯,在宴会厅里,不管什么人,不管企业大小,位置高低,只要是个人,他都是举杯相碰。
倒是引得许多人激动不已。
有人招呼记者过来,要与李和合影,李和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同意了。
这几个月他拍了不少的照片,也不差这一张两张了。
苏州的合作协议签署以后,他又马不停蹄的去了萧山。
宝马汽车的第一辆重卡试制成功,李和本来是可来可不来,但是为了凸显存在感,他还是来了。
仰勇亲自接机,要带李和先去宾馆。
李和没有领情,直奔汽车厂而去。
“一辆定为高效物流的卡车,居然只配备了300l的油箱?”李和还没试驾,先看数据,就向仰勇指出来了毛病。
“是,我会再和工程师沟通。”仰勇既没有反驳,也没有认可。
“加装一个副油箱,专门加注低标号柴油,跑北方寒冷地区用得着。”李和再次对油箱表达了不满。
仰勇道,“针对北方地区,我们曾经考虑过加装一个独立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