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验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炒股走火入魔,把主业都丢了,都快破产了。”

“那你多想了。”何舟一点都不担心,按照他老娘的说法,他想败家也得有那本事。

潘广才道,“换句来说,我们辛辛苦苦挣这么大家业就是用来给你们折腾的,不用怕,放开手做,我们眼前还都活蹦乱跳,天真的塌下来,还能给你们顶着。”

“谢谢叔。”何舟笑着道,“也不能一直让你们护着,不经历风雨,我们永远都长不大。”

潘广才道,“能这么想就很好,但是不要给自己这么大压力,你们年轻人,特别是有文化有学问的年轻人才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我们这一辈人能做的就这些了,再做的话,不管是格局,还是想法,都跟不上了。

你二和叔说国家八十年代提出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放在现在也不过时。

这话开始我不以为然,直到我去韩国和日苯以后,我才明白这话的道理,你看看八十多岁,九十多岁还做董事长,这像什么样子?

年轻才有无限可能,如果一些行业,一些产业,永远是老东西占着位置,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有活力,就不会有生气。”

“你们想的挺远的,不过还是你们这些做长辈的更有有经验和魄力,年轻人毛手毛脚的,”何舟深以为然,但是谦虚了一下,“做事情还差许多。”

潘广才道,“经验和魄力都是其次,主要还是这个创新,还有对待新事物的态度。

前些年我对这个互联网,还有这个手机网络这个东西啊,始终不理解,很多创业的年轻人来找我,我都拒绝了,人家现在都做成了大企业,想想都挺后悔的。”

他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顽固,他想改变,但是改变不了,因为他理解不了。

比如他就永远搞不懂,为什么年轻人可以抱着手机乐呵一天,可以对吃鸡这么着迷。

所以,既然跟不上时代,那就主动退出。

“我是不会当历史的绊脚石的。”潘广才抿了一口酒后笑着道。

“叔,我再敬你一杯。”

直到今天,何舟都不明白,像他老娘和潘广才这类只有小学学历的人是如何形成观念和格局的。

ps:番外先写一点,之后就开新书啦,大爷们多多支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