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笏板,拢起了朝服,依次进入朝房侯朝。
卯时初,东方泛白,“五凤”楼,上,钟鼓司宦官敲响朝钟朝鼓,三通钟鼓后,大臣们进入左掖门朝议。
孙太后听政,金英与兴安左右搀扶,坐在御座的珠帘后,御座下是郕王朱祁钰的四方小凳,左右站着太监成敬与张永。
朱祁钰从小凳上起身,朝珠帘后行礼,得孙太后允许,便开始主持朝议,太监金英看着御下工整的文武大臣,大声喊道:“跪!”
朱祁钰领群臣,朝着空空的御座下跪朝拜,山呼:“万岁!”
礼毕,早朝正式开始。
鸿胪寺官员先出班,对朱祁钰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
紧接着,是奏报边关急报。
兵部尚书于谦出班,整理了心情,先是奏报了各路勤王军进京状况,以及北京城防部署进程,和居庸、紫荆两关整备情况。
洋洋洒洒一大堆,只有一个主旨,便是大明朝的军事行动,全国上下一心,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目前一切进展顺利。
听完了于谦井井有条的汇报后,满朝文武皆大舒一口气,朱祁钰表示了对于谦工作的认可。
然奏报完的于谦,却是没有回班,依旧杵在御前,忽然变得悲壮,身形萧瑟,似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朱祁钰疑惑道:“于尚书,可还有要事禀奏?”
满朝文武,也都好奇,目光全锁定在于谦身上,似这等作风,与素日里行事大开大合的于谦,判若两人。
大家心里不禁寻思,莫非是遇到什么大事了?
事实上,大家猜的没错,于谦的确遇到了一件难以启齿之事,不是不敢说,是他这个兵部尚书实在没脸说。
事情是这样的。
今晨,宣府总兵杨洪八百里急报,送至兵部,熬夜值班的于谦,第一时间收到,览过,顿时呆若木鸡,难以置信,手中的奏报似若一柄锤子,在锤击于谦的内心,将一颗忠贞不二的心,敲的稀碎。
原是在瓦剌俘获了朱祁镇,要大明送赎金赎人,大明也谴使按照瓦剌的要求送了,结果也先这人不地道,收钱不办事,还继续要赎金,大明朝廷全体上下被涮了一遍,顿时不干了,统一了态度,整军备战。
没有拿到好处的也先,经由叛徒喜宁的献策,带着朱祁镇当即赶往了宣府,于是,震惊了整个中华史的神级操作出现了。
大明的皇帝在宣府城下,竟令宣府总兵杨洪开城献降,亲自替敌寇叩关开道。
宣府是北京的外围屏障,九镇之一,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若宣府破,则北京只剩居庸、紫荆二关抵敌,只要一关破,瓦剌人可随时放牧北京城。
宣府总兵杨洪当时都傻眼了,与副将范广、朱谦面面相觑,若是开城,他们这些人便是投降叛国,若是不开城,便是抗旨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