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事情上,她亲力亲为,每天和刘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论证,调试,反复修改,不知疲倦。
她知道,背后有着陈封的支持,自己可以放下顾虑,放手一搏。
李氏集团要打造质量体系的情报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海都。
海都的一些商界大佬很快便聚集在一起商谈对策。
“喂,你们都知道了吗?这李氏集团,刚来海都不足一个月,就想要打造出专属的质量体系。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呵,我们这些年以来一直使用的都是国外的质量体系,有哪一家公司有实力发起挑战?”
“依我看啊,这李氏集团就是发展的太过顺利,就以为他们是天下第一了,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其实,不只是海都,整个国境之内,这几十年之中,所有的公司在使用国外的质量体系。
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一是习惯,二是畏惧。
数十年来,质量体系一直都由国外制定,因为发达国家的产品质量优势,他们打造的质量体系,也代表了行业内的最高标准。
正是在这种先天优势之下,大批掌控质量体系的外企疯狂涌入国内市场,压迫着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
国内的企业,无论大小,没有一家有实力对这些外企发起强有力的挑战,只能使用他们的质量体系进行生产。
使用他们的质量体系,虽然每年都需要支付高昂的专利费用,但是起码可以少出不少麻烦。
这样,慢慢下来,一些企业便习惯下来,同时也对外企的强大实力越发的畏惧起来。
于是他们便打消了反抗的念头,反而开始对这些外企摇尾乞怜,依附着这些外企,发展低端产业来获取利润。
虽然吃不着肉,但是外国主子剩下的汤水,也够他们生存了。没有人在敢于提出建立自己的质量体系。
然而,这个时候李氏集团来到了台前,甚至毫不避讳的发出要建立国内质量体系的宣言。
所有人在初始的诧异之后,便是无情的嘲笑和不屑。
在他们看来,李氏集团这简直是异想天开,根本不可能成功。
甚至可能引起那些外企的震怒,从而在市场上对李氏集团进行打压。
出于对外企的畏惧,不少合作商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赶紧跑来向李清璇求证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他们满心希望这是一个谣言,那么他们才可以放心的继续和李氏集团合作下去。
然而李清璇没有任何遮掩,而是直截了当的告诉了众人,她就是要打造自己的质量体系。
在听到李清璇亲口说出来这个决定之后,李氏集团的合作商们吓得脸色苍白。
他们都认为李氏集团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好好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