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祭祀场地,此地名为白水台,是九黎王朝三大水脉之一的白水河的源头,
白水台里村民不算太多,大多都是一些负责祭祀相关的一些巫师,黎元九岁的时候曾跟着村里的村正来过这个地方,白水台每三年就得祭祀一次水神,具体是哪位神灵黎元记不太清,
如果记得当时场面倒是非常隆重,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跑过来参加祭祀,
白水台”在巫语中叫“释卜之”,意思是“逐渐长大的花朵”,很形象地描绘了白水台的形状。因为泉水从潭中顺泉台相依的地势流出,形成的白色花泉台地越展越宽,呈扇状明朗活跃地铺展开来,就像逐渐长大的白色的花朵。晴朗的日子,白水荡漾的台地清晰得像登天玉梯,又似雪浆凝瀑或磅礴的白绢巨帘。那银阶玉壁的崖台石阶细腻如凝脂,连连绵绵形成各种形态的塑像,像树木,像人影,像兽形……细细看去,层层叠叠的台面上有螺细的天然波纹,有的圈中套圈,有的星花四射,有的如连绵蚕丝,有的像冰凌雪齿,妙趣横生地构成了一幅幅冰雕玉画。
白水其实不白,只是水清无色,清水流过这白地之上便有了白色。站在台地中央,倚着比人身还高的白色台壁,偶然抬头与凝水溢瀑般的悬空匹练撞个正着,不禁慨叹银河之水天上来。如果是夜间赏白水台则有机会看到另一番奇观。悬空的弦月打不开四周森林的黝黑,却能在台上留下明澈的月影,水晶般的阶台上仙风习习玲珑清澈,还能看到似乎一夜之间隆然突起的大气泡泡,最大的里面装几个人没有问题,
据说白水台的来源还有一则小故事,白水台又被称为“仙人遗田”,传说是天上的酿奶仙子下凡造成。水台左侧有座高约二十来米的俨如白乳瀑布又似白玉梳的泉华,下面突起约有半亩广的月牙状泉台,相传这就是仙女梳妆的地方。粼粼的清波间立有一尊天然雕塑,恍若玉骨冰肌的瑶台仙女。据说她就真是玉帝派来的酿奶神女。相传,王母曾带着小玉皇路过这锦山绣水之地时,拔下玉簪在悬崖上划出可踩可卧的层台坐下歇脚。小玉皇饿了抓起奶罐就吮,可又因贪恋美景而失手打翻奶罐,白净的奶浆便汩汩倾出化为乳泉淌个不停,也淋润浸白了这堵高崖。回到天宫,玉帝命酿奶女神前去收回这落崖的天奶。神女也迷恋上了这锦绣山川,又见百姓生活勤俭艰辛,就不忍收奶,留下来教人们照泉台模样开田播谷。玉帝盛怒之下就把她指化为石永贬下界,奶浆就这样永远缓缓的流淌着,留下了几千亩新月形的白玉梯田依次叠落千百尺,这就是似玉埂银丘的白水台。
黎元走进了村,来到村里最大的房子门前停下,敲了敲门,这里是村里大祭师住的地方,黎元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让大祭司给自己写一份身份证明,和丹朱学府的推荐名额
大祭司不仅是白水台里威望最高的人,也是九黎王朝里挂了名的官员,九黎王朝是蚩尤建立的巫族王朝,虽然在这几百年间经过邻居中原王朝的影响,也慢慢脱离了野蛮开始向中原王朝的制度靠近,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