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红色的稻米,以后远销海外都有可能,来年秋收,每家1万金,总利润将会达到2块钱每斤。”
陈墨确实很看好红米这个项目,也非常看好陈唐寨这处山水,但要跟这帮只有眼前利益的乡里人讲品牌,讲文化,讲ip,讲要以红米之乡定义陈唐寨,以及要将红米文化打造成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是对牛弹琴,不如画饼来的实在。
先由农副产品走出流量,创造文化,最终形态必然是吃住行游购娱的文旅商业小镇,让流量变现,成为网红打卡地,盘活其他经济,形成生态经济圈。
这中可牵扯的利益就太多了,政府想要的政绩:解决就业,招商引资,带动当地经济...
投资者想要的红利;民众想要的收入....
他陈墨需要做的就是在各种需求间穿针引线,嗯,这是个技术活,路还远,不能全靠忽悠。
这边老村长也听出了大概,就是让他忽悠村民呗,剧本都备好了,只剩下威逼利诱倒也不难,只是...
看着陈墨低头在纸上洋洋洒洒的写着字,陈宝刚眼皮直跳,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这5毛钱的收大米钱,‘上头’啥时候发啊?”
“少他娘的废话,上头每年拨款有多少用在民脂民膏上了,你贪了多少心里没数?”说着陈墨收笔,起身在门框上将鞋底的泥磕了磕,‘呼’,顿感轻了三斤。
“村路都不特么修!”
将写好的纸张在桌子上探开:“没啥问题签字画押”。
陈宝刚看着纸张上的内容,头皮发麻,连公章处都给留了出来。
“鉴于陈唐寨良好村民陈墨提出《陈塘货出大山》的发展策略,本人陈宝刚身感策略之精准、可行,并看到我陈唐寨未来发展可期,村民生活富足,就业前景远大,让更多的人走近陈唐寨,了解陈唐寨...本人愿意动用公款15万元用于《陈唐货出大山》前期策略执行,详细用项为收取村民每户1000斤大米的补助款。
特此签字证明:”
陈墨拍了拍老村长的肩膀,“老陈,你是个聪明人,你也经不起审查。”
陈墨自然不怕陈宝刚不履行契约,因为这张纸本就不是为了约束他执行策略的,而若他真的不履行,这张纸就会直接邮到市政府。
民众举报,必然会有纪检委下查,到时候老账新账一起算,他干净吗?即使没动那15万,他也得死。
一个小村长,儿子能在泸市市中心买下几百平的大房子?女儿能出国留学?
陈墨本来就平头小民一个,别说那十五万没花,就算花了跟他有毛关系,良好村民只负责提出建议,说不得还能领个奖啥的。
“那个,陈墨儿,能不能把这15万改成30万?”果然,这货怕是到死都在想着洗钱。
“别想着眼下这点小钱,后续我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