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会友镖局的三位总镖头——‘铁手判官’谭思明、‘青松剑客’葛如海、‘震天掌’胡威。
他们都是这个体系,皆为江湖上略有名望的高手,算不上顶尖,但一部分勉强可以称作一流高手,另一部分也是名噪一时名震一府的人物。
江湖上,诸如此类的高手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甚至连曾经败落在段冲夫妇手中的‘业河四鬼’,大概率也属于这一体系。
但这一体系,仍然存在上限。
“‘拳震西京’王存忠。”
“‘铁手判官’谭思明、‘青松剑客’葛如海、‘震天掌’胡威。”
“他们勉强也能算是一流高手,这就是这一体系的顶尖,若不求变,再难前进一步。”
“至于‘僵尸红魔’、‘夜战八方’等等,又差一筹,尚未登顶,未来也未必有希望登顶。”
宁淑华出身岐山,自身实力不是顶尖,但不妨碍她的眼光、见识是顶尖的,再通过与段冲交流,对西京地界上的高手已经能做到心中有数,划分大致档次。
第二类高手繁多,武技各有不同。
往往一人一个样。
没有同门可以比较,没有标准可以衡量,再加上许多武技相生相克,这也就导致,江湖上的高手在没有实打实的碰一碰、比一比的情况下,很难知道深浅,很难判定孰高孰低。
非常模糊。
更甚至。
即便曹信有‘洞悉’,能清晰的看到属性数据,可两人比武,胜负也很难从单纯的数据上看出来——
武技精妙与否。
经验丰富与否。
包括心理素质、战斗智慧等等。
这些都是影响胜负的关键手,制胜因素。
而这些,在属性上是体现不出来的。
当然。
不止他们。
任何体系的高手,实力都很难有一个严格的界定。
“所以等你今后行走江湖时,万不可小觑任何人,谨慎再谨慎,方为保命之道。”
宁淑华告诫两句,随后才给曹信介绍第三个体系。
“修炼第三类武功体系的,顶尖高手最多。”
这一体系,其实与曹信猜测的一样。
笼统一点来说,就是名门大派体系。
譬如岐山。
无论是段冲,还是宁淑华,都是以‘岐山九功’之一为基础,内力统一。
拿段冲来说,他主修‘抱元劲’,因此在修炼其他无论是掌法、剑法还是身法时,修炼出的内力,最终都要被‘抱元劲’炼化。
有些类似于——
“统销统筹!”
驳杂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