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呃。”
“再说了,我这些都是从苏俄合法易货贸易来的,有合法的海关文件,怎么就要没收了?!”
卢昌华的一席话,让那位领导哑口无言,他没想到,这小子对相关规定门清。
“呵呵,小卢啊,你别误会,我们不是来没收你的收藏的。”
一个老头子站出来说话了。
“我们知道你从国外买回来了大批的文物,就是想来开开眼,要是有适合国家收藏的,希望你能捐献出来。”
“各位专家,现在不是捐献的最好时机,咱们自己的文物都没钱来保护,怎么保护这些呢?”
“我跟你们说个信息,苏俄现在缺粮,你们要是能申请下来粮食援助苏俄,就能换回来大量的文物。咋样?要不要合作啊?”
见卢昌华这么说,这些老家伙们都不说话了。
对于卢昌华合法获得的文物,他们也没有办法。
首先,这些文物的来源不是在境内,而是苏俄。
其次,这是合法贸易回来的,有合法的进口手续。
根据现在中苏边贸的条款,易货回来的商品和货物是免税的。
所以,卢昌华合法拥有了这批文物的所有权。
当然,如果想要某些文物,可以出钱购买,只要卢昌华肯卖。
可现在经费有限,自有文物都没经费维护呢,哪有钱来买这些啊?
“我们能看看吗?!”
“可以。”
见卢昌华同意他们参观,又兴奋起来。
他们跟着进入了库房。
看到了一箱箱的文物,被很好的保护在箱子里,心里稍安。
“不错,不错。”
卢昌华让他们看了两个库房。
这不禁让他们咋舌起来。
他们第一次见到个人藏品有这么多的。
中间有感兴趣的也打开了几箱,看到了实物,都啧啧称奇。没想到苏俄有这么多中国的文物,更没想到苏俄会把这些文物交换回来。
看样子他们是真急了。
卢昌华不是不想把这些文物捐了,而是他知道,现在有关部门根本就没钱来保护,交给他们也是堆在仓库里吃灰。
与其这样,还不如按计划行事。
参观结束,李振国就来招呼这些专家去场部,已经在机关食堂备下了饭菜,农场领导要招待他们。
李振国也招呼他一起去。
卢昌华哪有那个闲心?!
家里正忙得一塌湖涂。
这些人走了。
卢昌华赶紧催促老潘加紧施工。
艺术品已经堆了一半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