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特立独行

作者:刀一耕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错,哪怕到现在,好莱坞大片也是经常进来收割票房,但国内电影一直做的像模像样,国产片常年都能稳住50%以上的总票房占比。

那么多的票房,显然大部分是靠商业片打下来的。

即便戴小菲对彭向明再有好感、再欣赏,听他这么说,也会下意识地表示质疑——彭向明回答说:“我不是说商业片做的不好,我是说个人英雄主义这一块儿,国内因为近一两百年国运的低谷,事实上文化自信是有缺失的,所以这一块儿做的的确是不够好。但真正大卖的商业电影,又只能走两条路线,一是视觉奇观,二就是孤胆英雄。两者结合就更好!”

这个说法,看样子戴小菲倒是认同的,先是点头,但想了想,她还是问:“你觉得三十四亿的票房,还不够高?”

她说的,显然是这个时空国产电影,事实上也是国内电影市场上包括国产片也包括进口片在内的票房天花板——《大明重案组》

2014年暑期档,由著名导演刘小印执导的一部历史喜剧片。

彭向明来到这个时空之后,又特意补课补了一遍,对这部片子的印象,算是相当深刻——简单来介绍,它的精神内核是很接近他在前世看过的那部《武林外传》的,是借由明代一个小县城里的一个捕快、一个疑似大盗一起查案的事情,借古讽今,把现当代的生活直接搬过去,进行了犀利的吐槽和反讽。

可以说,它披了历史的皮,也抓住和创造了不少古今通用的梗,但更多地还是密集的包袱和笑料,有趣的人设,极为漂亮的故事反转,真正奠定了基础,使得它的那些辛辣的讽刺,一下子就戳中了国人的心窝子,于是自发为它宣传。

由此,一部投资才两千多万的各方面的制作都相对简陋的电影,在上映了接近一周之后,借由网络上的口碑爆炸,开始了票房逆袭之旅。

最终,它在暑期档那样竞争激烈的档期,居然愣是一口气灭掉了一众的国内外大片,印象中一直上映了三个多月才下线,创造了国内票房市场的新纪录。

戴小菲提起它,显然还是对彭向明的话整体持保留意见的。

要表态说“《大明重案组》都不算好”,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它已经的确足够好。

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有时候是对的,但还有些时候,又很难说,至少在喜剧电影上,地狱和文化上的局限性,就真的是特别大。

有些梗、有些吐槽,你不是常年生活在那个文化氛围里,你是看不懂,也体会不到什么乐趣的。

但放到国内来说,《大明重案组》不但是喜剧电影的巅峰,同时也是商业票房成绩的巅峰,却是无可置疑的。

彭向明想了想,说:“那部片子很厉害,但是传了两年的第二部,不是到现在还没出来吗?它显然并不是能轻易复制并形成一定商业模式的东西。所以,咱俩在讨论的,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