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抗拒在关外。
打又打不赢。
不退还能怎样。
朱棣,就是横在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南下途中必须逾越的一座大山。
翻过去,重现元帝国辉煌。
翻不过去……
大家还是在草原上唱歌跳舞,吃着烤全羊喝着马奶酒,也别去想江南富饶了,最多就是灾年时候,想办法越过长城,去抢一点大明的粮草。
吴笙游看得很透彻。
草原游牧民族,终究受限于地理环境,遇到灾年,不南下去抢,真活不下去,所以为何历朝的关外夷族战力爆表,原因很简单啊,他们不努力不拼命,家里的妻儿都会饿死。
没办法的事情。
说到底,还是社会生产力的不够——当然,吴笙游现在还无法理解出社会生产力这个词。
阿鲁台心有不甘,“别忘了朱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次大明内乱,他都敢御驾亲征,若是等梅殷被平叛,大明休养生息个几年,朱棣必然会尽起雄师,远征我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阿鲁台看得很远。
如果大明君王是朱允炆,阿鲁台绝对不会担心这种状况,但大明天子是个疯子朱棣,这货一生都在沙场之中,当下大明这个狗屎局势了,朱棣竟然还想着进攻。
不是疯子是什么。
这样的人掌控大明,等他有了力量,不打草原?
那就有鬼!
所以阿鲁台知道,鞑靼和大明之间,必有一战,甚至几战。
吴笙游摇头,“确实,太师考虑得很是长远,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别忘了,草原之上不止我们,还有瓦剌和兀良哈,如果我是应天朝臣,在这样的局势下,大明就算有能力出征了,也会有更好的选择,比如,挑动瓦剌、兀良哈和鞑靼之间的战争。”
阿鲁台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
吴笙游呵呵一笑,“和朱棣打还是要打的,但是也要提防瓦剌和兀良哈被大明收买,换个角度来想,既然瓦剌和兀良哈能被大明收买,那么我们鞑靼也可以利用这个事情,得到大明的支持,先去吞并瓦剌和兀良哈,等力量壮大之后,再反身南下,不一样能建功立业?”
阿鲁台哈哈大笑,“妙计!”
旋即又道:“可是和朱棣打了这次之后,他会不会恨上我们?”
吴笙游摇头,“这一仗,至少让朱棣看到了,我们是有能力去制衡瓦剌和兀良哈,大明若是想让我们内乱,会选一个弱势的人么?”
阿鲁台松了口气,“这样看来,我们的选择很多。”
吴笙游点头,“没错,反正我们就奉行一个方阵,打不赢就跑,草原这么大,朱棣还能撵一辈子不成,若是打的赢,就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