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大明撑不下去了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凭什么我们明教要受压迫?

凭什么我们只能处处被欺?

凭什么我唐赛儿就不能像黄昏那样,正大光明的走在大明京畿的长街之上?

我要飞。

飞得更高。

……

……

梅殷一死,福建叛兵便开始大规模溃败,虽然林元确实很有能力,但他个人阻挡不了大势,每一天都有怕死的士卒叛逃。

偏生徐辉祖那边出了个命令:凡是脱离叛军者,待战乱平息后,可归原来卫所,不追究被梅殷蛊惑叛乱之罪。

于是越发不可收拾。

不足一月时间,林元麾下的兵马就不战而溃。

最终,林元带着三千儿郎战死。

这让朱高燧白白捡了个战功。

叛乱,就这么平了。

消息传到应天,万民鼓舞,朝堂一派雀跃,不过好景不长,很快,从北方传来消息,陛下得知梅殷死后,竟然没有班师,而是率领榆木川的兵马,主动出击鞑靼……

要继续打仗。

这一下应天朝堂又是愁云惨淡,尤其是兵部尚书金忠和户部尚书郁新,一个是愁从哪里调兵去给陛下增援,一个是愁从哪里找钱来支持陛下继续打仗。

打仗打仗,打的就是人和钱。

所以这两日,坐在乾清宫监理政事的朱高炽也是愁。

他当然愁。

其实从平叛到西征这两件事上,父皇朱棣的操作上来看,朱高炽心中清楚,这是父皇对他的考验:能否兼国。

朱高炽懂,更重要的是有人给他分析了。

一位姓杨的臣子。

当然,现在储君位置还早,这些事都是秘密进行,所以如今应天,没人知道那位杨姓臣子和朱高炽之间的关系。

其实在枫亭之战时,朱高炽很犹豫。

他想过,故意让江浙一带对朱高煦的支援慢上几日,又或者是让徐辉祖、朱高燧、朱能等人不分兵——这根本不需要找理由。

因为那种局势下,不分兵增援朱高煦也是说得通的。

但那位杨姓大臣说了句话。

他说,陛下看着呢。

朱高炽懂了。

如果他敢放弃朱高煦,那么父皇也会放弃他。

况且朱高炽内心深处也不愿意就这么残害手足,所以还是义无反顾的帮助朱高煦让他捞一个大功:然后他自己来承担后果。

后果当然很严重。

朱高煦有了这个大功,在问鼎储君的道路上,有更强大的资本。

现在这事还不用愁。

愁的是如何增兵北方,如何给北方送钱送粮,得保证父皇在北边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