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的关系——现在还不到站队的时候。
我还没想好打算做谁的扶龙之臣!
朱高炽虽然文治出采,但我黄某人想要打造的大明帝国,从理性上来说,朱高煦那样尚武的君王更合适。
何况朱高炽登基一年驾崩,朱瞻基登基可是棘手事。
朱瞻基不好忽悠。
更不是能被轻易掌控的人。
黄昏和赛哈智寒暄了几句。
赛哈智有些讶然的看了一眼马车上的张红桥,贼眉鼠眼的小声笑道:“老弟真是人中龙凤,这又是到哪里去拐了个大家闺秀?”
黄昏没好气的道:“你想多了,路上买的。”
赛哈智一副我懂的神态。
咳嗽一声,说正事:“大皇子殿下来了,你怎么着?这个时候不见他有点不妥,可见了也不妥,他这一手可是给你挖了个坑。”
黄昏苦笑,“见呗。”
既然来了,好歹得和他说几句话,毕竟不给他面子就是不给朱棣面子,况且朱高炽受朝中文臣拥戴,和朱高炽不对付,就是和朝堂文臣不对付。
这不利于自己今年的秋闱。
于是整理了衣衫,来到折柳亭外,行礼,笑道:“殿下是来迎接陛下的吗,倒是让您失望了,陛下还要在顺天府多呆些时日。”
朱高炽胖,但不蠢,甚至可以说很是精明。
朱高煦虽然一路作死,但不可否认,大部分时候都是储君的最佳人选,哪怕朱高炽当了太子,朱棣也好几次要废太子而立朱高煦。
饶是如此,朱高炽还是顶住了压力,最终荣登大宝,过了一年的天子瘾。
所以他一听黄昏的话,就知道意思。
再者……朱高炽也知道当下的处境。
可他没法,现在黄昏是父皇身边炙手可热的重臣,最重要的一点,咱们这位大皇子殿下,也看上了黄昏的钱袋子。
于是笑道:“黄指挥车马颠簸,趁功而返,倒是辛苦了,我到这里来,是想着黄指挥从顺天归来,可能捎带有父皇口谕,不敢怠慢,所以相迎。”
黄昏暗赞。
不错不错,这位大皇子也算有心,自称“我”而不是郡王的自称,说明这一次出城迎接,确实是来示好的。
且他这番话属实说得点滴不漏。
他出城来迎接黄昏,本来就越了礼数,但如果是为了迎接朱棣的口谕,那就不一样了,传到朱棣耳里,只会让朱棣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拥戴。
当然,天子多疑。
朱棣肯定还是会怀疑朱高炽的别有用心,只不过没法作为把柄罢了。
旋即有点不解,“指挥?”
老子只是个锦衣卫千户,什么时候成了指挥。
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