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秋闱在即,三司会审估计也要顺延——其实秋闱完全不影响三司会审。
之所以顺延,还是薛岩、陈瑛、郑赐三人看穿了朱棣心思。
为何留中不发?
就是说审得不满意,让你们重新审。
可前面的审核没有任何纰漏之处,结局各方都能接受,陛下也应该能接受,结果还是要重审,那意图就很明显了。
不想让黄昏从刑部天牢里出来去参加秋闱。
这事黄昏没算到。
他当时有点懵逼。
他想不明白,朱棣不让他参加科举是什么用途——这确实想不到,毕竟历史上的朱棣,并没有展露出他要打击甚至瓦解大明那弱小得可怜的士族。
这几日,黄昏已经释怀了。
不管朱棣用意如何,他绝对不是单纯的为了压制自己。
永乐大帝朱棣,哪会怕一个臣子科举?
不符合他的人设嘛。
况且参加科举也是走过场,以自己的能力,在明朝来考八股文,呃,不对,八股文是成化年间的事情,现在还不是八股文。
反正都一样,就自己这半灌水,参加科举也是陪客。
不过是抱着侥幸心理想去参加而已。
正思绪间,赛哈智又冒了句:“老弟,你说咱们还得在天牢里呆好些日子,总得着点事情做啊,老弟你有书看,老哥是真看不进去啊。”
黄昏腹黑的笑了笑,“我有事做就行啊,我这两天在想一件事。”
“啥事?”
黄昏也闷了几天,话匣子打开了,于是来了聊天的兴致,笑道:“老赛啊,你觉得当下时代,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赛哈智想了想,“钱。”
黄昏嗯了声,“再直观点。”
赛哈智又想了想:“兵器,粮草。”
黄昏笑道:“对,兵器的事情,我已经和陛下有了想法,等三司会审结束,就会去安南寻找破草原铁骑的神器,这是既定之事,但还有个问题,粮草!”
这是个大问题。
打仗有句话,叫兵马未行,粮草先动。
事实上,朱棣五次亲征漠北无功,很大程度上是受限于供给跟不上,若是在组建了神机营的基础上,再解决粮草问题,那么漠北就是囊中之物。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下大明受限于时代,无法解决。
但黄昏不一样。
他已经想到了一个方法。
灵感来自于未来。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给诸葛亮无限方便面,能否拿下魏国。
答案如何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给了黄昏灵感,他这几日一直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