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秋娜盯着乌尔莎看了许久。
罢了,不管乌尔莎有没有和黄昏滚床单,结果都一样,反正像大官人这样的人,你绝对不要奢望靠一个女子把他掌控。
实际上娑秋娜心知肚明,对于大明的上层建筑,希望用女人来控制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上层建筑的老爷们,没人会缺女人。
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她一厢情愿的想法,或是不愿意面对现实而保有的一丝幻想、
人呐,有时候就是不想认命。
娑秋娜心中隐然觉得有些难受,为乌尔莎不值……
大殿之中,胡汉苍已经接过朱棣手诏,手诏的内容,其实就是历史上1403年的那封圣谕,只不过因为靖难余晖而被延后了一年,手诏内容比较书面,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朱棣说你们父子先把侵占的广西思明府禄州、西平州、永平寨之地赶紧给老子还回来,还有你们屡屡出兵侵占占城,古有明戒,为非作恶必受其祸,过去的事且不追究,但要再这么干,别怪老子不客气。
胡汉苍接过手诏后,回到王位上坐下仔细看了一遍,确定无误,才用安南语道:“自今以往,谨当息兵安民,以仰副圣训。”
这意思是说看在您的面子上,我收手不打占城了。
黄昏听不懂,钟量于是给他翻译了一遍,黄昏看着大殿上坐着的胡汉苍父子两人,又看了看殿左右林立的卫士,示意钟量把国书拿出来。
这个时候不能怂。
钟量拿出国书——其实送递国书这些东西应该是有仪式的,只不过当下局势复杂,也就没在意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
将国书献上,“今有我大明国书一封,请。”
于是胡一元和胡汉苍两父子又请了国书,看到里面的内容,心里都在打鼓,内容也很简单,说陈天平和陈朝旧臣裴伯已经到了大明京畿,大明天子也已经知道你们父子篡国的真相,帮你们欺骗大明的使臣杨渤也将受到重罚,你父子俩是陪臣,却多次篡弑,夺了政权自我拥有,罪恶滔天,你这是在自取灭亡,你父子俩要是识趣,就赶紧把这事处理了,最好是把政权还给陈朝后人,要是不听,那就休要怪我大明刀锋无情。
其实就是照抄永乐三年朱棣发到安南的诏书。
只不过最后一句,是落地如惊雷的告诫之语: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很传统,也很中华。
这封伪造的国书是黄观执笔,内容是黄昏拟定,然后黄观和高贤宁查漏补缺,至于最后一句,让那两位大才很是惊艳了好久。
因为他俩没听过这一句。
但又不得不否认,这一句简直是神来之笔,简单几个字,就将大明天朝上国的霸气睥露无遗,那种给你机会你不中用,然后老子说要打你就打你的霸气,跃然纸上。
关键还展示了大明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