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这美丽而虚假的眼中世界

作者:音五律六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世界构成的理解,在超凡圈里有一个基本定义。

那就是包括超凡者和普通生命体在内的任何生物,所感知到的世界都是主观世界。

绝不存某个个体能全面感知客观世界的情况,即使那个个体是各大神话信仰中的‘神明’。

普通人类之所以无法了解已知世界外的一些东西,完全是由于自身条件所致,对于获取真实世界信息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坦白的讲,地星上没能成为超凡者的普通生命体,对已知手段探究范围外的真实世界可谓一无所知。

即使知道了也不会相信,因为自身条件不足,导致无法进行观测和验证真伪。

人们对于眼见为实这句话的认可程度,不是轻易就可以颠覆的。

抛开时空定义和信息存在形式等复杂内容。

视、听、触、嗅、味,常规的五感严重限制了生命体对外界的了解。

当然,内在方面其实也了解不多……

事实上,人类用眼睛看到的事物,以及身体其他器官感受到的外界能量构成(物质)全部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这个宇宙空间百分之四的存在形式。

在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六当中,有百分之二十三是暗物质,其余绝大部分是各类不可见的能量体形式,普通人类完全无法感受得到。

举个常见的例子。

暗物质和人体没有强相互作用,没有电磁力,猜测有弱相互作用,只有万有引力。

故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被无数的暗物质穿过身体,也没有任何反应。

在没有电磁力的条件下,普通人便边失去了对外界的所有感知。

亲吻,拥抱,疼痛……包括人能看到事物也是电磁的相互作用。

即为视网膜对电磁波的感受,并且范围很窄只有390纳米到700纳米,并且仅仅靠三种主要的蛋白区分颜色。

地星上,有些动物可以看到红外线,有些可看到紫外线,实际上每类生物看到的世界都不相同。

细思极恐之下可以简单的认为,即便是人与人之间,看到的世界也都存在微小差异。

那么谁又敢说,自己看到的才是真实世界呢?亦或者有没有可能谁也看不到真实世界。

人类的嗅觉,是通过四百多种蛋白感知气味。

触觉是依靠一百多种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感知。

味觉的感知更加狭窄,不过是几十种离子通道蛋白和受体。

听觉则需要声波,人们只是在地球上依靠中耳结构听到自然界中部分微不足道的声音。

而对于平均密度是每四立方米一个氢原子的常规宇宙来说,人类听不到任何存在形式的能量震动。

人类凭借如此简单的、加在一起只有区区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