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城!
而三天后,大魏的使者带着冉闵的亲笔信来到了建康!
来信大意是,叛胡袭扰中原,祸乱大晋,大魏皇帝乃汉人出身,虽遥隔南北,跨山越江,然志气相投,同仇敌忾。
而今已尽屠乱胡,一雪大晋夙仇。大晋皇帝若欲共同征伐,可遣王师前来,共图大业!
这封信先落到了褚家的手中。
褚建道:“姐,听殷浩说了,冉闵信中还说,事成之后,愿意向大晋称臣。”
“哼,说得天花乱坠,冉闵此举,怕是让我们给他解围,还什么共同讨伐鲜卑人,和哀家耍起了心眼,他还嫩着呢。”
“那咱怎么回复?”
“要不是他,父亲能战败吗?能郁郁而终吗?哀家倒是想亲眼看着他死去。去回复他,就说在他死后,哀家会派人给他上炷香的。”
褚华笑到:“嘿嘿,这姓冉的收到之后估计会活活气死。”
“哎,等等,那殷浩可曾说,信是冉闵亲笔所书吗?”
“正是。”
褚蒜子绽开笑容,喜道:“好,对付桓温的机会来了……”
次日,司马奕果然来找她商量了。
“太后,冉闵告急,恳请朝廷出师解围,只要能拖住鲜卑人半个月,便可腾出手来对付燕国,事成之后,愿意向大晋称臣。”
蒜子接过信,心花怒放,苦旱逢澍雨,真是天助我也!
“陛下的意思呢?”
“朕以为上回朝堂上大司马和会稽王所说有几分道理,如果出师,则朝廷多一个属国,也好为咱们牵制住鲜卑人,还请太后定夺。”
“嗯!圣上能这么想,哀家很欣慰。虽说他杀了我父,戕害我数万士卒,但哀家也非不顾大局之人,救还是要救的。关键是怎么救,何时救,这还得筹划仔细。毕竟大军开战,乃国之大事,不可不慎呀!”
“太后说得是,那此信当如何处置?”
“先搁下不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等过上十天八天的,待他们死伤过半筋疲力尽之时,咱们再出兵,那样的话,朝廷的损失还能少些。”
“太后计是好计,不过等那么久,不会误事吧?”
“不会,冉闵非等闲之辈。再者,等得越久,他越急,兴许除了称臣,还会割地纳贡,这样的话,对陛下可是大大有利呀。”
司马奕恭维道:“还是太后想得周到!”
“哀家这也是为陛下着想,对了,给桓温加官太尉的旨意先不要发了,果真要救助冉闵,说不定还要派他和殷浩一道领兵呢。”
“好,朕听太后的,等过了这阵子再说。”
褚华闻听太后要放了桓温,还准备派兵北上,惊道:“姐,你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这不放虎归山嘛,咱们吃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