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试翼南飞雁

作者:河淌里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还督促桓温要时常温习。

“爹昨日布置的是论语中的为政篇,其中有一句孩儿记得很牢,就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就是说,君王治理天下,要广施仁德,心系百姓,这样的话,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戴。可是,现在赵人烧杀抢掠,南边的大晋听说也暗中争斗,这天下哪还有仁德可言?”

桓彝回答不了这个疑问,因为当下的世道的确和书上所说的格格不入,现在掌握天下靠的不是仁德,而是兵权。如果孔老夫子还在,估计和自己一样,也奔波在逃难的路上。

西晋就是最好的解释,大好的江山因为皇帝的昏庸而毁灭。原先臣服的匈奴人反叛,建立了汉国,死后,另一个儿子杀了太子篡位登基,灭了西晋。之后又被自家人弑君夺位,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

赵国有一个猛将石勒,屡立军功,不服皇帝统治,带着自己的部族和兵马离开长安,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似乎故意和旧主子怄气,石勒的国号也称作赵。这样,北方就有了两个赵国,势不两立,先在黄河以北大动干戈,匈奴人不敌,退回河南。

双方又在中原一带争夺城池,劫掠生口。战火愈烧愈旺,苦了大晋的北方遗民,他们挣扎在铁蹄之下,呻吟在乱兵之中。房屋被毁,牲口被劫,青壮之人被掳掠入伍,妇人则惨遭奸淫。

桓彝想到这里,不禁长叹一声:“国没了,受难的还是百姓啊。把百姓都杀了,没有了民脂民膏,君王们吃什么,喝什么?唉,不知这次回朝,到底是凶是吉,也不知这乱局,何时才能结束?”

“爹,孩儿以为,导致混乱的不是乱兵,也不是乱将,而是混乱的制度。大晋的亡国是因为那些司马家的王爷兵权太大,才有了野心,八个王爷互相攻打,朝廷内耗,实力大损,才被赵人所灭。如今听说,建康的朝廷之中,王家独大,掌握朝政和兵权,这样下去,祸事迟早还会重演。所以说,要想世道太平,就必须要改变这格局,不能让这些大族势力太大,尾大不掉!”

桓彝欣慰的看着桓温,越发觉得这小子必成大器,这样的年纪就能抽丝剥茧,找到乱局背后的根源,让自己当爹的都觉得惭愧。“温儿,理是这个理,他王家独大也是立过大功的原因,皇帝也没办法。这不,元皇帝刚想夺他们的权,就被逼死了。当今圣上战战兢兢,只能暗中行事,也真是难为他了。”

这时,孔氏凑了过来,笑道:“老爷又在忧国忧民讲大道理,这次咱全家能顺利返朝,温儿功不可没,这对顺风耳起了大作用。”

“是啊,温儿一出生,左耳后就带着七颗红痣,就像天上的北斗七星一样排列。我是看不懂,说不定还应着什么天命呢。”

桓彝出发前还忧心忡忡,此刻又充满了期盼,回朝之后一定会大干一番,忠心辅佐朝廷。孔氏也乐呵呵的,眼看就能安全了,也就忘了身上的病痛。

桓温见爹娘夸奖自己,伸手摸了摸耳后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