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书帛桓氏墙

作者:河淌里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住,除了被桓冲纠缠着练剑,就是大吃二喝。孔氏生怕儿子在徐州吃不饱,一个劲的鱼呀鸡呀伺候着,杜家父女每日都要出摊,也不在家中。

这一日,趁桓冲还在研习刚刚学到的剑法,桓温担心他跟着自己,悄悄牵着马出门,向城西而去,他要去看看新铸的桓氏墙!

城西有一段城墙荒颓多年,因工程浩大,所需银钱太多,几任太守都熟视无睹,不肯重建。有了大量闲散的流民,只要能解决砖石,就不成大问题。

桓温提议就地取材,解决了石头和沙土,又从钱庄贷了些银子,结果仅用了四个月左右,就全部竣工。

《淮南子》有云:“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功已就矣,而不知规矩准绳,而赏巧匠。宫室已成,不知巧匠,而皆曰某君某王之宫室也。”

雁过留声,桓温记得当时自己用淮南子里这段话提议,后来这段城墙就命名为桓氏墙,否则后世谁还记得这城墙是谁所修!

桓彝开始还不肯,结果,城墙修好之后,百姓感念桓太守的功德,自发的称之为桓氏墙。

桓温仰视这道城墙,长七里许,砖石垒砌而成,相当坚固,这是宣城有史以来建得最好的城墙。

城墙脚下,竖着一块石碑,这是当地百姓自己出资请匠人打磨而成,三个大字夺人双目——桓氏墙!

这是一块丰碑,功德碑。即便哪一天石碑不在,百姓的口碑也不会磨灭。为官者为百姓做一点点好事,他们都不会忘记!

“大哥,你偷偷跑哪去了,也不带上我?”桓温回到家,桓冲撅着嘴,当头一顿数落。

“好好好,大哥不是怕影响你练剑吗,这样,过两天,咱们进城玩,你给我作向导,如何?”

“一言为定,城里我熟着呢!”说起进城,桓冲来了兴致,说他跟着父亲还有二哥几次进城,好吃的好玩的讲了一箩筐的话。

“对了,木兰姐的摊铺,我也知道在哪,就在骡马街。”说起木兰的摊铺,桓冲突然停住,皱起眉头,不再往下说。

桓冲只比大哥小两岁,但自小就被父母宠爱,从未离开过父母半步,他这点小把戏怎能逃脱少年老成的桓温的法眼,三下两下就套出实情。

今年元夕那天,父女俩收拾摊位想早点回家,和桓家一起吃晚饭。不知从哪来了几个年轻人,吆五喝六,领头一人衣着光鲜,瞧他的穿戴举止,非富即贵,应该是哪家的公子,身旁跟着神态嚣张的随从。

几人拥至摊铺前,把旁人挤走,团团围住杜家父女,伸手讨钱。

杜艾在青云镇见过这种小混混,无非是吵吵闹闹要点酒钱,不想计较,便拿出两文钱想打发走了事。

结果对方轻蔑的把钱扔在地上,还用脚踩了踩。声称他们不是讨饭的,是来收场地钱,开口就是一百。

杜艾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