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还不顾王导等人强烈反对,要对农人和商旅征税。
“爹,这几条看起来颇有道理,没什么不对,你为何说坏了?”公子郗愔以为,这是庾亮职责所系,并无不妥。
“就拿第一条来说就不妥!”郗鉴为几位后生分析利害。
“荆徐二州处于边陲,要防范外敌,应该不受此限。可问题是庾亮规定,荆州兵不得超过五万,不仅如此,朝廷好要新设荆州镇军,荆州多余的人马交由镇军指挥。”
桓温问道:“哦,为什么要设镇军?”
“这就是庾亮的高明之处!设置镇军后,如若发生战事,朝廷可以任命征西大将军协调荆州和镇军的人马,但平时,镇军兵权掌握在镇军将军手中,就是征西大将军也无权调动。”
殷浩悟出了其中的关节:“这不是瓜分了陶侃的兵权吗?”
郗鉴忧虑道:“没错,此举是把陶侃当做王敦来防范,你们想过没有,这是要将陶侃置于何地?不仅如此,其他郡兵也有限制,一般在五千人左右,像苏峻这样的特例,只能有一万人,余者全部遣散。”
“这是败笔,愚夫所为,会生乱的!”桓温不假思索,说道。
他的考虑是,首先陶侃肯定不会高兴,认为朝廷对荆州有偏见,更糟糕的是,青州兵兵是苏峻经营数年的心血,是命根子,绝不会忍心遣散。
“难怪大人说是坏事,原来是这样。”殷浩道:“没错,苏峻有两万余人,这回损失这么大,估计眼睛非瞪出血不可。”
郗鉴怒道:“这还不算,庾亮又打起了中军的主意!”
众所周知,中军身为皇家禁卫,向来由司马宗室兼任中领军,比如眼下的中领军就是南顿王司马宗。卫将军府虽然也有权统帅京师防卫,但更多是名义上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哪家皇帝愿意把自己还有后宫的安危交到外姓人手中?
而庾家借此战之功,扩充卫府兵力,使之从临时变为常设,看似有理有据,但是细想一下,众人都觉得其中另有玄机!
殷浩思索片刻,马上悟出其中深意,抢着说道:“他们不仅想在京师防卫上分杯羹,一旦京师有事,建康宫还有圣上就完全在庾家的掌控之下。”
众人无不瞠目结舌!
大晋立国以来,军队基本分为三块——中军、外军和州郡兵。
中军驻防城内,主要负责皇城、宫城还有后宫防卫,有时也驻防京郊,战时也能出征。中军统帅为中军将军,后改为中领军。
外军为朝廷直辖的驻扎州郡的军队,统帅一般由征、镇、安、平等字号的将军担任,如王敦曾任的征西大将军。
州郡兵就是各行政区域日常用以维持治安、乱时配合大军平乱的军队,由地方长官统领。
偏安江南后,基本沿袭原来的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