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饥则为人用

作者:河淌里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头引起了江播的警觉,暴露了咱们的底细。”沈劲言之凿凿,分析道。

“你想,如果我们没抓住韩晃,永远也不会知道是江播勾结叛军。他认为没有人知道内情,就会高枕无忧,怎么还会再有加害你一家老小之意!”

桓温点点头:“应该是这样,可问题是,他怎么知道是我扔的?哦,对了,他不是去过一趟京城嘛,应该是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我的存在。他料定我一定会复仇,因而派人四处寻找,先下手为强。”

沈劲疑问道:“这样就能说得通,不过还是不对。京师知道你破城后逃亡的人很多,无法确定是谁告诉了江播。”

桓温思索片刻,言道:“看起来,好像是这样,但仔细想想也不多。你不是说过,朝堂上对我是否逃亡定罪有过一番争论,还记得吗?”

“记得,大人物很多,也有殷浩这样的新晋之人。”

桓温分析道:“江播带那么多财物,不可能去联络一些官卑职微之人,一定是大人物。而大人物中温峤于我有恩,不会说对我不利的消息。陶侃坐拥五万精兵,根本不屑于结交一个小小的县令,那多半就是王太傅和庾国舅这两位大人物。”

“知道了,一定是他!”桓温狠狠揪出一棵茅草,扯为两截。

庾亮不会声张,因为他不一定知道自己已经逃出了东天牢,况且在王导威逼下,他自身难保,哪还有心思接待一个县令。

只能是王导,他嫌疑最大!

问题是,王导三朝元老,行事持重,二人几乎没有交集。从青州,到徐州,直到苏峻叛乱,自己才奉命入京勤王,连面都没见过几次,为何他要暗中下手,将此消息透露给江播这样的小人物?

再者,二人地位悬殊,根本没有利益冲突,自己也不记得何时开罪过他。

桓温绞尽脑汁,也参不透背后玄机。

沈劲问道:“莫非是桓伯父的原因?”

“不会,我爹为人光明磊落,坦荡无私,不争名不抢功不害人,又是从中朝南渡,和他这样的大族没有什么冲突!”桓温断然道。

“这个你有所不知,我是吴兴人,在我们吴地,有顾、张、陆几个大门族,他们之间相互争斗,经常为家族利益大动干戈。一旦门族不和,两家族人之间就互为寇仇,哪怕他们昨日还是好友。”

沈劲的意思是,即使桓温没有开罪王导,如果桓彝得罪过王导,对方恨屋及乌,也会心生忌恨。

换句话说,桓彝如果开罪的是王家任何一个族人,对方就会视整个桓家人为敌人。

这席话醍醐灌顶,桓温恍然大悟。父亲讲过,他曾对逆臣王敦有过开棺戮尸的奏请!

二人结下冤仇并不一定是他们自己结下了梁子,很有可能是受双方家人或族人所累。

这也太深奥,太复杂了,大族之间关系盘根错节,剪不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