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襟之写照。
再想想自己,之前在朝堂上还对郗鉴心存芥蒂,抱怨他站在陶侃的立场上,与自己过不去。
王导心想,今后自己也要投桃报李,回馈郗鉴的善意!
“亲家翁老骥伏枥,孤身固守徐州,为大晋安边,若不身临其境,实在难以感悟其中艰辛困苦。老夫回朝后一定陈奏圣上,待国力恢复必定给徐州增兵遣将,让亲家翁早日返回建康,颐养身心,不再受北风腥膻之苦。”
郗鉴无言的点点头,看着自己固守的孤城!
“老夫告辞了!”王导浊泪盈眶。
“亲家翁一路走好,城内诸事繁多,恕老夫不远送了!”两位辅政重臣各洒老泪,依依作别。
殊不知,返旆南下之路,还有一只猛兽磨砺爪牙,张开血盆大口,静静地在等待着他们……
旌旗招展,军威正盛,大军来时,自信而豪迈。返程时,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在巨大的实力悬殊面前,地位、颜面、心机统统不值一提,战场上来不得半点马虎!
就像桓温对言川说的那样,你不尊重战场,战场就会给你颜色。你不尊重敌人,敌人就会要你好看!
来时三万余众人,包括从滁州寿州征调的五千人马,现在只剩下两万残兵败将,一万多大晋儿郎抛尸北地,血染疆场。幸存者也是心有余悸,惊魂未定。
好在一切都结束了,已经踏上了南下回乡的路。
仍有一些军士摸摸脑袋,看看四肢,确信自己身上一个零件不少。虽然离开了战场,他们的脚下呼呼生风,一路小跑,希望早点离开北方大地。
这里密布陷阱,充满杀戮,只要渡过淮河,有了河水的阻隔,大伙才能敢安心下来。
因而他们不顾战败带来的伤痛和疲惫,不用上官催促,一路上马不离鞍,人不歇脚。
行至芒砀山南二十几里地外,方觉人困马乏,饥肠辘辘。
“丞相,大军已走出七八十里地,天快黑了,反正今晚也到不了淮河,还是让大家安营扎寨,等天明再走吧。”
“好吧,让大家轮班歇息,安排好岗哨,撒出去游骑,仔细探查周围情况,不要有任何闪失。”
王导交待下去,失败前,他情绪高涨,失败后,头脑还算清醒。虽然远离疆场,毕竟还未渡河,马虎大意不得。
布置完毕,他伸手展臂想按揉一下腰背,发觉僵硬得很,悻悻作罢。
行军司马布置好中军大帐,周围营帐拱立,如众星捧月,其他大帐则一字长蛇排列。
王导怏怏不乐,掀开帐帘,转身抬头西望,太阳落到了山崦里,只剩下一轮光晕。四周,夜幕像一张大网,徐徐垂下。
军士们已经等不及埋锅造饭,草草的吃点干粮,横七竖八躺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