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角逐江州印

作者:河淌里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诺过,为其谋取刺史或太守要职。

在温峤患病离开建康后不久,路永就西去江州,脱下了戎装,换上了官服。从苏峻麾下的叛将摇身一变,成为朝廷的五品要员。

温峤突然辞世,王导看到了机会,路永也急急传信,觊觎刺史宝座。

王导当然是要极力促成其事,不仅仅是对路永的承诺,更重要的是江州乃长江江防要塞,处于荆州下游,建康上游。

江州横亘其中,如果封锁江道,那荆州的陶侃要想发兵东下,非常困难。

然而,令王导失望的是,成帝并未当廷允诺,只是说路永有功于国,然骤然就任刺史要职还显稚嫩。

这样的大事,皇帝不好仓促定夺,意思是先让路永暂署刺史,临时接替,待听取其他几位辅政大臣的意见后再酌定。

朝廷问询的旨意先是到了芜湖,庾亮看着朝廷的行文,不禁拍案而起!

“岂有此理,一个小小的叛将,何德何能,忝居长史也就罢了,如今要暂署刺史,还要升任刺史,难道走了他丞相的门子就可以鸡犬升天,飞黄腾达吗?有什么意见好听的,本官不赞成。”

骂完之后,他吩咐褚裒,将他的意见呈送朝廷。

想起叛军二字,庾亮余怒未消,至今仍不能释怀。不管是死了的还是弃暗投明的,统统该死。

要不是这场叛乱,自己怎会屈居芜湖,荒废了一年半的光阴。

庾亮恨恨的说道:“算了,褚长史,先别送了,本官亲自回朝陈情。”

陶侃同样惊诧,但他没有庾亮那么狭隘,对路永,他并没有什么成见。

路永虽为叛将,但临阵倒戈,救驾有功,应该封赏。可是骤登高位,而且是江州的刺史,疯狂升迁的背后,非同寻常,一定别有深意。

陶侃在刺史府闭门沉思,这样的安排,是王导举贤不避亲还是……

忽然,他灵光乍现,不会是针对自己的吧!

路永要是得了江州,荆州卧榻之侧就有了酣睡之人,而路永是王导的死党。

绝不能让路永得江州,想到这里,他心中也有了合适的人选。于是,奋笔疾书,写下奏呈。

“国舅亲自来朝,足见对江州刺史人选颇为关注。对路永暂署一事,可有良言?”

式乾殿上,成帝今日朝会,专门为此事召集。

庾亮声称自己接朝廷谕旨后,颇为惊心,几日不能安寝,今日特来朝见,是想禀告皇帝。

路永暂且担任已经不妥,至于正式接替江州刺史一职更是无稽之谈。

而王导非常不悦,他认为,路永弃暗投明,关键时刻,配合他救驾有功,对朝廷忠心耿耿。如今,新政正是用人之际,有何不可?

王导口中的忠心耿耿,被庾亮当做了笑话来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